千行百业中的“她”力量不夜重庆生活节拉动消费超65亿元全国技能大赛重庆金牌数西部第一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重庆获63金以匠心赋能民生 以技能驱动发展
第005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千行百业中的“她”力量
不夜重庆生活节拉动消费超65亿元
全国技能大赛重庆金牌数西部第一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重庆获63金
以匠心赋能民生 以技能驱动发展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9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匠心铸梦 向新而行
巾帼工匠论坛在渝举行
千行百业中的“她”力量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杨铌紫

  9月23日,第三届工匠大会非遗技艺表演现场,敦煌古壁画技艺(石粉彩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敦煌壁画艺术研究院老师侯杨红(右二)指导市民在泥板上敷色。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9月24日下午,作为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巾帼工匠论坛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该论坛以“扬巾帼工匠之志,谱产业创新华章”为主题,巾帼工匠代表和学者代表讲述了在各自岗位上的坚守、突破与创新经历,展现了新时代女性工匠的智慧与担当。

  “焊接不是体力活,要的是绣花功夫”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升的过程中,巾帼工匠以细腻的洞察、坚韧的攻坚,成为技术突破的重要力量之一。

  孙景南是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分厂电焊工,用30多年的焊枪生涯诠释了“焊接是门浪漫的艺术”。

  “焊接不是体力活,要的是绣花功夫!”这位为高铁“铸骨”的工匠,独创铝合金中空型材焊接修复法,不靠外部设施,不做本体破坏,凭借“眼工+手法”实现中空型材内腔焊接缺陷修复;独创铝合金槽焊摇摆焊接操作法,攻克了18毫米铝合金窄间隙焊接极限难题,解决了槽焊缝根部熔深不达标的技术难题。

  时代在进步,孙景南和团队开始把目光转向智能制造、人机协同的创新创造。近期,团队攻克了机器人狭窄空间障碍焊接的技术难题,把老师傅的焊接经验进行编程与转化,教会焊接机器人在极端狭小空间内灵活作业,推动焊接工艺迈向智能化。

  20年坚守,打破蛋鸡种源依赖进口的局面

  当传统行业遇上新技术,当古老技艺注入新理念,巾帼工匠成为跨界融合的“催化剂”。

  首农食品集团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家禽研究院院长吴桂琴,用20年的坚守打破蛋鸡种源依赖进口的局面。

  2008年,吴桂琴博士毕业后一头扎进大山深处,带着团队手工记录3万只蛋鸡的产蛋数据,研发出国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鸡基因芯片“凤芯壹号”。但芯片生产仍依赖国外,时效性受限。吴桂琴和团队向关键技术发起挑战,创新研发液相芯片,实现从设计、生产到检测的全链条国产化。

  “让国人实现吃蛋自由,是我毕生的使命。”吴桂琴说。

  提出“可拆卸式修复”,让千年石刻重焕光彩

  新时代担起新使命,巾帼工匠以专业与热爱,守护文明根脉、推动社会进步。

  “千手观音1000余只手有440处残缺,34种病害,像个重病的老人,国内外无成功修复经验。”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馆员陈卉丽的比喻,让现场观众揪心。

  这位“文物医生”带着团队在崖壁下蹲守、修复,用“望闻问切”查历史痕迹、辨表面病害,靠X射线探伤、红外热成像等技术探内部隐患,提出“可拆卸式修复”,让千年石刻重焕光彩。

  “修复不是复原,是留有余地的守护。”陈卉丽说,她修复的不仅是石刻,更是民族的记忆。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