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8月11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上半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221.13亿元,同比增长2%。
“今年上半年,全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专班打出了抓招商引资、‘爆品’打造和科技创新等一系列组合拳。”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份成绩来之不易,首先是因为市委、市政府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纳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打造,出台“黄金10条”“金融10条”等政策,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产业生态基金。同时将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21%以上重点投向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
同时,突出“头羊”引领,以江津、长寿等20个重点发展区县为主阵地,以10大重点加工园区、10大重点招商项目、10大重点在建产业项目为主战场,以50户重点企业为主力军,促进产业链垂直整合。实施“双百”企业培育计划,发放贴息2.1亿元,撬动超百亿金融投入。培育8个百亿级、9个50亿级加工园区。
此外,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突破点。我市聚焦粮油、肉蛋奶等产业,提出了重点打造梅见青梅酒、天友百特牛奶、乌江脆口榨菜、派森百NFC橙汁、恒都牛肉、德庄火锅底料、梁平张鸭子、诗仙太白等“爆品”,引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目前“爆品”打造已初见成效。
最后,近年来我市相继成立了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联盟、农产品加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委员会,组建了重庆江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组织实施了桃片、即食柠檬片、小面、榨菜等16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开展50余项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普遍共性技术攻关或新品研发,已有13个关键技术顺利落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