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一脉家国梦向着科技强国不断前进这项国际赛事为何落户重庆重庆新材料研发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凝来渝调研托育服务等工作各携优势 “成渝氢走廊”上相向而行昔日大矿区蝶变满山绿
第001版:要闻
 下一版 
江河一脉家国梦
向着科技强国不断前进
这项国际赛事为何落户重庆
重庆新材料研发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凝来渝调研托育服务等工作
各携优势 “成渝氢走廊”上相向而行
昔日大矿区蝶变满山绿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6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 川渝连线“对对碰”
九龙坡&自贡:
各携优势 “成渝氢走廊”上相向而行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佘振芳

  6月21日清晨,重庆司机杨文斌驾驶一辆满载零部件的氢能卡车,驶入位于九龙坡区的全市首座商用加氢站。数分钟后,氢气注满卡车储氢罐,足以使这辆卡车一口气开到300公里外的成都。

  如今,每天有数百辆氢能卡车穿梭于成都、重庆以及周边城市,在“成渝氢走廊”上疾驰。

  抢抓氢能源产业发展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携手打造“成渝氢走廊”,陆续迎来阶段性进展。来看位于这条“走廊”上的重庆九龙坡和四川自贡,如何紧紧抓住“氢能风口”同发力、共答题。

  九龙坡 多个项目乘“氢风”落地

  “相较传统燃油车,氢能卡车动力强劲,稳定性和操控性也很好。”杨文斌虽然接触氢能卡车才5个月,但对驾乘体验很满意。

  1千克氢气燃烧所产生的能量是1千克汽油的3倍、1千克酒精的3.9倍、1千克焦炭的4.5倍,而且,氢气燃烧产生的物质是H2O,比雨水还干净。

  “早在2019年,我们就在全市率先布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九龙坡区经济信息委四级调研员徐辉说。

  自2020年以来,九龙坡围绕氢能头部企业大力招商,招引7个项目,总投资171亿元。

  世界最大汽车零部件企业德国博世落地,2023年11月2日,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新工厂在陶家投用;

  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项目过渡厂房装修完成,已具备年产动力系统2000套、电堆3000套的生产条件;

  博世重型电驱桥项目,计划投入1亿元,布局产品研发设备和8条生产线,目前已进行小批量生产,2023年实现产值近4500万元。

  去年12月,九龙坡还出台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投资200亿元,打造“西部氢谷”的目标。

  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特色园区为载体,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人才集聚与培养,九龙坡氢能全产业链条已见雏形。

  自贡 内培外引构建“氢”链条

  自贡,也围绕“氢”做文章,目标是打造氢能装备制造先行区。

  “自贡是全国CNG/LNG装备发源地,在压缩机、压力容器、阀门密封件等方面具有特色竞争力,拥有高压可燃气体充装、储运、加注装备链上企业40户,能够快速向氢能装备制造转换。”自贡市经济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雍翰说。

  去年11月,自贡成立了氢能产业招商工作推进组,现已招引东方锅炉储氢装备产业园、蜀道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东方锅炉氢能装备产业园三大项目。

  今年1月,自贡又出台了“氢能装备制造十条”产业支持政策,组建5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全力布局建设6000余亩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持续招引氢能装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进一步补齐产业链。通过整合腾挪闲置低效工业用地,该产业园区目前已储备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陆港片区储备工业用地熟地516亩。

  雍翰介绍,自贡正按照“一园两片区”,即以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西南(自贡)国际陆港片区和东锅产业园片区为载体,布局氢能科研基地、加氢综合能源站和节能环保装备、化工容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

  目前,自贡已聚集东方锅炉、中昊黑元化工等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7户,签约东方锅炉储氢装备、蜀道氢能装备、东方锅炉氢能装备等项目。

  双方 沿“氢走廊”相向而行

  如果没有商业应用场景,产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2021年11月,“成渝氢走廊”正式贯通,这条走廊规划了两条城际线路和一条直达干线,九龙坡和自贡,都是“氢走廊”的重要节点。

  数据显示,川渝两地已累计投入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超900辆,建成加氢站26座,自动驾驶及车路协同测试道路里程累计已超过2200公里。

  徐辉介绍,九龙坡辖区的庆铃汽车、泷通科技等企业,在“氢走廊”上累计投放燃料电池汽车125辆,累计行驶里程突破420万公里,承运货物13万余吨。“氢能应用场景的多点开花,对全区氢能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样板作用。”徐辉说,2023年,九龙坡氢能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增速32.5%。氢能产业产值、氢能商用车产量、氢能汽车核心零部件产量均位居重庆第一。

  下一步,九龙坡将重点围绕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等关键领域,拓展氢能新技术、新模式的试点示范,加快突破氢能与燃料电池相关的产业核心技术、产业关联技术,推动技术自主化、产业化。其目标是,到2027年,完成氢能产业优势培育,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在成渝地区的商业化运营,实现产值200亿元;到2030年,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氢燃料示范应用区,实现产值400亿元。

  2019年积极融入“成渝氢走廊”建设的自贡,全力参与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大力支持企业参与氢能多领域应用场景打造。雍翰介绍,去年7月,自贡建成四川首个氢能重卡物流园,12辆氢能重卡投入使用,构筑首条氢能物流示范线,首座加氢综合能源站也将于今年建成。

  接下来,自贡将持续聚焦氢能装备制造,突出绿氢电解槽、裂解装备、储运加注主攻方向,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企业培引、园区建设和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打造氢能装备制造先行区。力争到2025年签约3户以上氢能装备企业,研发应用3—5套氢能装备,2027年氢能产值力争达到50亿元。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