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邮政力量 助力“双城”建设建议将古道遗存纳入各级保护名录让成渝古驿道“活起来”成渝古驿道线路图一驿一站延古今 双城邮路踏歌行
第010版:邮政
上一版 下一版 
发挥邮政力量 助力“双城”建设
建议将古道遗存纳入各级保护名录
让成渝古驿道“活起来”
成渝古驿道线路图
一驿一站延古今 双城邮路踏歌行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2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走成渝古驿道 看邮政发展新变化

一驿一站延古今 双城邮路踏歌行
“重走成渝古驿道 看邮政发展新变化”主题宣传活动侧记

  千山有径,一脉相连。

  一条始于汉、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的古驿道串起了巴蜀文明,在悠悠岁月里,见证着川渝两地千年城脉赓续、千年文脉绵长、千年商脉搏动。

  入冬之际,重庆邮政、四川邮政携手开展“重走成渝古驿道 感受邮政发展新变化”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沿着古道穿行林间,探寻古驿道蕴含的巴蜀人文密码,用笔触和镜头讲述邮政链接川渝交往的精彩故事,记录邮政力量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新气象、新作为、新故事。

  新旧交融 悠悠文脉延千年

  《古道歇棚记》记载:“古道者,古来人世跨空移时、运往行来之途;贯朝穿代、纫忧缀乐之线。”成渝古驿道,既跨越时空,也见证朝代更迭、历史发展、社会变迁。

  “从前车马慢,书信很远。”在通讯业不发达的古代,人与人之间联系主要靠邮驿传信;“邮驿”一开始指官府在驿道上隔一定距离为传递信息设置的站;到商贸繁荣的明清时期,专营民间通信的民信局、新式官方邮政等新邮驿方式应运而生,“古驿道”中的“驿”字也正是源于此。

  基于此,驿站文化成为了解成渝、读懂邮政的一把钥匙。拾起这把钥匙,可以在重庆与成都打开别样的大门。

  以驿站文化为支撑,在西出重庆的“首发驿站”——朝天驿一带,一条名为“督邮街”的老巷背靠四川第一官办邮政局(重庆东川邮政管理局)旧址复古而立;在“蜀中首驿”——锦官驿,“川西邮务总局”旧址所在地,修建于1901年巴洛克风格的邮政大楼仍然矗立,续写着古驿站传承的使命,但与其一街之隔的熊猫邮局,却时刻演绎着驿站文化的新生。

  一东一西,督邮街与熊猫邮局隔空呼应。从旧址到新楼,无论隔街相望、还是背靠相生,传递的是巴蜀大地千年命运与共;从车马送信、打尖歇脚到文创产品、咖啡新品,新旧交融间,绵延的是千年文脉。

  时至今日,书信仍在、古道犹存。走在古驿道上,仿佛还能看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的景象,但读懂邮政的钥匙却时刻握在来访川渝的游人手中,仅需写一张明信片、贴一枚邮票、盖一个邮戳、买一份文创产品,便可触碰这份邮政跨越式的发展历程。

  动静转换 靠前服务聚动能

  成渝古驿道自古商贸活跃,“五驿四镇三街子”让沿途的场镇应运而生。

  行途之中,无论是查阅史料还是重走见闻,盐、茶、糖、酒、布、陶等商品贸易都被屡次提及,由此官方驿马在古道上的风驰电掣,过往商贾的骡马穿行驿道的光景浮现眼前,因古驿道而兴的沿线城市款款而来。

  以往的寄递往来,人与货需同时流动。如今,邮快超市、综合服务站点、特色邮局等进驻景区、学校、工厂、乡村,这些集物流、寄递、金融、渠道和文传业务服务于一体的站点,让“邮”变得更简单、便捷。

  曾经“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的邮路要求,化作巴蜀大地上“县县有中心、乡乡有节点、村村有驿站”的三级物流体系,这些站、点、中心连接成线、布局成网,打通了物流进村“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成为两地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以邮乐购为载体的电商平台联动万家,邮政小哥化身主播奔赴乡村,将新鲜农品通过直播间展示给全国网友,带动千乡万村小产业融入经济大循环,助力千家万户小农品对接全国大市场。

  时至今日,驿站仍在、商贸尤繁,人们用邮场景不断改变,“驿道”早已化作“邮路”,串联起成渝地区与世界各地的点滴联系,汇聚成邮政积极融入现代经济浪潮的澎湃景象。

  古今相遇 驿路同行向未来

  成渝古驿道像一条纽带,连接起了重庆与成都这两座西南大城,即便成渝屡次分合,却从来没有影响到古道沿线的商贸繁荣。

  从邮路到现代公路,再到后来的成渝公路、成渝铁路、成渝高速、成渝高铁无不以此线为依托,延续着这条古道的历史。而沿线区域的城镇经济、社会文化的古今变迁,时刻上演着昨日的荣光。

  时代不断向前,历史却需要我们不断地回望。回眸过去,一条古驿道,书写这两座中心城市的豪放诗篇;立足当下,川渝两地邮政正以再出发的拼劲干劲闯劲,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区域的同频共振中,邮政如何破题?我们在两地邮政务实合作的践行中找到答案——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快递物流基地、电商物流园等项目加快落地;服务质效有力提升,“成渝公铁联运即日达”业务实现成渝双核城区间6小时送达;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业务为现代制造业插上腾飞翅膀……

  成渝故事,积厚流光。踩着古驿道上老石板的步步往来,成为无法再现的时空图景,从“人、车、马”传书,到农产品触“网”触“电”、包裹横跨海、陆、空,这条邮路早已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将它变成两地老百姓的共同富裕路、幸福路。

  双城故事,波澜壮阔。伴着两地邮政的合作,一条隔空链接的邮路,再一次将那些散落在巴蜀大地上的文化、历史、产业串联起来,推动着区域经济熠熠生辉,而这仿佛就是对那条沉寂千年的古驿道,最好的告白。

  以“有形”的路看“无形”的路。可以预见,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两地往来将更便利、贸易将更畅通、人文交流将更紧密。

  踏古而来,更踏古而新。

  越过千年、古今相遇,新时代新征程上,一脉相连的川渝,将伴着“驿路”,同心同行向未来。

  张亚飞  黄伟  孔德虎  李平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