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时代变迁 见证重庆发展

    版次:014    来源:    2022年08月05日

小平同志亲自题写报头

“小平同志题写的报头竟然有三四个!他还亲笔批示,由重庆日报自己从中选用。拿着小平同志的手稿,报社同仁精挑细选、反复研究,还在小平同志题写的一个报头中间,换了另一个报头的同一个字。”《重庆日报》原总编辑雷勃曾在生前回忆《重庆日报》报头由来。邓小平还亲自为创刊题词:“发展生产,交流城乡,是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祝贺重庆日报创刊。”

70年来,小平同志的题词成为办好《重庆日报》的重要指导思想。

《重庆日报》正式创刊

1952年8月5日,《重庆日报》正式创刊发行。“重庆日报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让每一个读者从重庆日报上可以窥知重庆当前的中心工作及工作的指导方针与工作部署;从重庆日报上看出重庆人民一切工作和生活中新的变化,新的建设的东西;从重庆日报上认出重庆的真面目。”发刊词中提出的办报方针,言犹在耳。

图为《重庆日报》创刊号。

首辆“重庆造”汽车上路

1958年4月4日,重庆制造的第一辆“长江”牌26型载重汽车上路,轰动山城。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重庆工业门类齐,汽摩等产业优势突出。图为50年代长安机器厂生产的“长江”牌吉普车,这是新中国最早生产的小型汽车。

嘉陵江大桥通车

1966年1月19日,重庆嘉陵江大桥举行通车典礼。1980年7月1日重庆长江大桥竣工、1995年7月1日成渝高速公路全线初试通车、2015年12月成渝高铁正式通车运营、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通车……70年来,交通大变化促进了重庆的大发展。

雕塑引发思想解放大讨论

1979年12月6日,《重庆日报》第三版头条位置刊发了一篇题为《从文代会说到长江大桥的雕塑》的文章,分析了长江大桥雕塑设计稿《春·夏·秋·冬》的形式和内涵。

此文一经刊出,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读者来信几百封。《春·夏·秋·冬》成为重庆改革开放历史上思想解放的生动见证。

重庆的“小岗村”

40多年前,在重庆率先搞起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长寿县葛兰区,被称为重庆的“小岗村”。1981年3月28日,《重庆日报》发表了时任长寿县葛兰区委书记徐明虎撰写的通讯《社员喜赞自主权》,反映包产到户后农民的喜悦。

图为徐明虎(右)与农民讨论农村改革问题。

商业“四放开”工业“五自主”

1983年,重庆被中央确定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改革开始走向深入。重庆的国企改革、商业“四放开”、工业“五自主”等改革探索走在全国前列。

图为《重庆日报》当年刊发相关改革的版面。

记录重庆直辖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成立挂牌揭幕大会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仪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而又语重心长的讲话。

“当他说到中央会支持重庆时,全场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李鹏总理用了一个转折词‘但是’,希望重庆人民立足自力更生去铸成更可靠的基础。全场又迸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总理也笑了,我赶紧按动快门。”重庆日报原摄影部主任秦德福回忆说。

改革的“推进器”

1985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二版刊登了《改革的“推进器”——访重庆日报编辑部》一文,介绍当时重庆日报对经济体制改革宣传报道的经验。

当时《重庆日报》上还刊登了一些漫画,用来表达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问题。以漫画说改革,这在当时十分少见。

见证三峡工程

1994年12月14日,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动工,百万移民告别故土。2021年,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结论显示,三峡移民生产生活状况显著改善,库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

波澜壮阔的历史理应铭记,《重庆日报》见证着这个感动世界的奇迹。

西部大开发

2000年1月9日,重庆正式启动西部大开发工作。西部大开发是中央在世纪之交启动的国家重大战略,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积极抢抓这一历史性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

爱心符号“尹明”

2000年,只有11岁的重庆市丰都县龙河镇刀利坪村小女孩谷巧玲因贫辍学。化名“尹明”的读者在看了《重庆日报》刊登的《谁能圆你求学梦》报道后,当天给报社寄来了300元的汇款单,请求转交给小女孩。此后,“尹明”汇款直至2017年,其间从未间断。

“尹明”是谁,我们至今无从知晓。2014年,“尹明”荣获2013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特别奖”,成为唯一一个用爱心符号替代头像的获奖者。“尹明”由此成为重庆这座城市的爱心符号。

救救龚滩古镇

2003年8月6日,《重庆日报》推出报道《救救龚滩古镇》。因修建乌江彭水水电站,龚滩古镇大部将被乌江淹没。由于迟迟没有得到工程承建单位的正式委托书,文物保护部门无法启动对这个历史文化名镇的抢救保护工作。新闻见报后,受到各方广泛关注,加快了文物抢救工作,也促进了全市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

汶川地震一线采访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重庆日报派出多名记者奔赴灾区现场采访报道。

走过都江堰、彭州、青川、北川,去到映秀、什邡、汉旺……重庆日报记者走遍地震灾区所有区县,从一线发回抗震救灾最新消息。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加速跑”

2021年,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货物总吞吐量超过2087.1万吨、同比增长46%,集装箱量达52.65万标箱、同比增长56.32%,商品滚装车发运86.28万辆、同比增长20.59%。

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的重庆,近年来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欧班列(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连通全球。

百万市民拍重庆

2017年起,每年的6月18日重庆直辖日,《重庆日报》都推出“我爱重庆·精彩一日——百万市民拍重庆”主题摄影活动,邀请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广大市民共同用镜头记录山清水秀美丽重庆,展现我市干部群众的拼搏奋斗精神。该活动在国内外摄影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大型城市形象传播活动和公共文化IP。

脱贫攻坚载入史册

在重庆,无数一线扶贫干部和贫困地区群众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拼搏奋战,《重庆日报》对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进行了全面深入持续的宣传报道。

比如,对重庆忠县金鸡镇傅坝村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杨骅的报道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重庆日报》连续3天刊发署名为“俞平”的评论文章,从他践行诺言、传承家风、榜样激励等方面进行深入评析,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8年8月23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启幕,让重庆在抢抓大数据智能化带来的时代机遇中驶入了快车道。《重庆日报》用大量鲜活的文字和影像,报道了这一盛会。

智博会、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英才大会、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生机勃勃的重庆,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高品质生活提升

2018年,《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出台,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棚户区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从“两江四岸”治理到坡坎崖绿化美化……重庆城市更新提升取得显著成效。

仅2022年,《重庆日报》就推出了《轨道上的都市区》等系列报道,让读者从新闻报道中感受城市更新提升带来的变化。

致敬改革开放40年

2018年12月18日,《重庆日报》推出改革开放40年特别报道,共19个版。该特刊以《改革开放40年·重庆记忆》为主题,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间,重庆发生的变化。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19年9月至10月上旬,《重庆日报》连续推出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并派出多名记者进京采访,生动书写了重庆市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图为“重庆彩车”亮相北京庆祝活动现场的报道。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川渝相向而行按下发展“快进键”。《重庆日报》开设“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栏目,及时报道川渝全方位合作。目前,仅“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两地就已联合推出311项。

记录援鄂“战”疫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本报随即派出杨骏、陈维灯、谢智强、李星婷等记者奔赴湖北武汉、孝感等抗疫一线采访报道。

他们在抗疫一线实地采访、拍摄,发回大量生动、鲜活、感人的作品,产生了广泛影响。2020年9月,谢智强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陈维灯、李星婷也分别获得“2020年度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度重庆市三八红旗手”荣誉。

科学家的家 创业者的城

2020年9月11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提出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着力建平台、兴产业、聚人才、优环境、提品质,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正加快打造“科学家的家 创业者的城”。

传承弘扬红岩精神

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丰富的红色资源,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

从建设红岩文化公园、修缮红岩革命文物旧址,再到创作“红色”题材艺术作品、“弘扬红岩精神”首次被写入地方性法规……重庆日报坚持推动红岩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建党百年重庆篇章

2021年7月1日,《重庆日报》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128个版的特刊以“百年辉煌重庆篇章”为主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辉煌成就,以及在党的领导下重庆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创下《重庆日报》创刊以来单日出版数量之最。

大美重庆·就在家门口

2022年4月28日,《重庆日报》开始推出“大美重庆·就在家门口”系列报道,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重庆山水之城的细节美、人文美,展示山城人民“巴适”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赢得市民点赞。

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保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既是重庆努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重庆自身发展的潜力所在。重庆日报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了重庆以山水为骨架,绿色为基底,逐步构建起全域城乡一体化绿色空间格局的美好画卷。

1952年8月5日至2022年8月5日。

两个时间节点间,蕴满一份报纸邂逅一座城市的深厚情意。

告别铅与火、跨入光与电、融合数与网……70年的成长印记清晰如昨。

传播党的政策、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70年的责任担当,初心如磐。

改革开放、三峡移民、重庆直辖、脱贫攻坚、双城经济圈建设、建党百年……70年的亲历见证,永久珍藏。

岁月留痕,一起成长,共同见证。一份情,70年。

(本版文字由记者刘一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