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黔江区柏腊村: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潼南塘坝:整治人居环境 扮靓乡村“颜值”荣昌区龙集镇开展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夏季蔬菜育苗需做好哪四防重庆高教老协助力北碚区西山坪村乡村振兴
第09版:科技服务·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黔江区柏腊村: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潼南塘坝:整治人居环境 扮靓乡村“颜值”
荣昌区龙集镇开展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
夏季蔬菜育苗需做好哪四防
重庆高教老协助力北碚区西山坪村乡村振兴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5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黔江区柏腊村: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黄英 田丹

  柏腊村,这个位于黔江区冯家街道西南面的山村,曾因山高坡陡缺乏产业。近几年,乡村振兴让柏腊村变了样——依托耕地多的优势,柏腊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村集体经济壮大了,环境美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激活睡美景 打造观光园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柏腊村农房的四周,成片的农作物正茁壮成长。道路两旁绿树成荫,700亩银杏抽出了新芽;400亩李子基地里,刚长出的小青果挂满枝头;山上的野花争相开放,微风吹过,混合着泥土味儿散发出阵阵清香。

  “柏腊村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农家特色明显。”柏腊村党总支书记任太平说,未来将激活村里沉睡的美景,规划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以农业生态观光园为依托,让游客在一览乡村美景的同时,体验农耕文化和采摘乐趣,品农家美食。同时,将充分利用村里的古民居吸引游学、研学群体,多维度带动乡村振兴。

  青果挂满树 腰包鼓起来

  “村里海拔较高,耕地资源丰富,只因大多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大片撂荒地。”任太平说,当前,柏腊村利用集体经济流转了大量撂荒地。经多方考察,最终确定种植凤凰李和青脆李两个品种,由村集体购买果苗,以大户带动散户等方式带动村民发展李子产业。

  雷远福是土生土长的柏腊村人,2016年,他带着家人返乡发展产业,既开办养牛场又承包李子林。他的牛场从开始的一头母牛,靠着自繁自养发展到现在的十余头。此外,他还在政府的带动下,承包并种植了80余亩李子林。今年已经初挂果,看着结满树的李子,雷远福乐开了花。

  近年来,柏腊村通过大力引导和支持农民、农企科学规划,发展了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带动作用大的种养专业户和产业基地。

  目前,柏腊村建设的700亩药用银杏基地已成形,400亩李子基地初挂果,180亩艾草基地也初见成效,套种的100余亩南瓜即将完工,中小型规模以上的养牛场3个、养猪场3个。今年,柏腊村又接到了一笔500亩高端蔬菜的订单,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就近务工富 乡村风貌新

  随着产业的发展,柏腊村的村民们不仅可以领到土地流转资金和村集体入股分红,村里闲余劳动力还可以选择就近务工。

  据了解,柏腊村银杏基地每年产银杏叶170吨,每年农民务工总收入20余万元;李子基地全年用工总收入近20万元;艾草基地用工总收入7万元;100亩南瓜基地全年用工总收入近6万元。

  “我们流转了100多亩李子基地用于套种南瓜,实现李子基地的双丰收。”李子基地里,正组织当地村民种植南瓜的负责人彭再红说。

  当前,柏腊村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并通过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让村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庭院美化绿化,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到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实现了村容村貌整体改观,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