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意竹韵之美制扇技艺(荣昌折扇)三年提升方案出炉 焕发旅游新活力
第12版:科技服务·文旅
上一版 下一版  
感受诗意竹韵之美
制扇技艺(荣昌折扇)
三年提升方案出炉 焕发旅游新活力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3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重庆

制扇技艺(荣昌折扇)

  制扇技艺(荣昌折扇),荣昌区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荣昌折扇始于北宋,在清代光绪年间,荣昌的折扇制造达到鼎盛,县城中专业扇铺有两百多家,生产人员2000多人,年产各种折扇400万把。民国时期,荣昌折扇远销东南亚及欧洲。

  荣昌折扇用则撒开,收则折叠,具有精致典雅、美观实用、小巧玲珑、易于携带等特点,素为人们所喜爱。近年来,在继承、发扬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荣昌的制扇匠人努力开发新工艺,产品由原来的正棕、全楠、皮底、硬青、串子五大类154个品种增至十大类,新增全棕、檀香、羽毛等300多个花色品种。

  荣昌折扇中具有代表性的要数传统黑纸扇和棕竹扇。传统黑纸扇是由松烟、鲜桐子通过浸泡、过渣处理配制的自带黏合剂的黑色纸扇,特点是经水浸润后不霉变、不脱层、不掉色。棕竹扇是以棕竹为主要原料,经过精选,加工成颜色一致的水磨全玉骨,再裱糊传统鲜桐膏水而制成的黑色纸扇。其特点是扇骨呈红豆木花纹,黑里透红、发亮,花纹清晰美观且自然。

  荣昌折扇制作集染色、黏合、绘画、雕刻、镶嵌等工艺于一体,大致分为16个工段145个工序。当代著名书画家郭沫若、张大千等多次为荣昌折扇题字作画,增加了它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2018年8月23日,在第一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荣昌折扇被作为“市礼”送给前来参会的1000多名国内外嘉宾。(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