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启动仪式现场。本报记者 魏星 摄 |
 |
唐元华(右四)讲授修枝剪枝技术。通讯员 李攀 摄 |
早春二月,万物始复苏,草木初抽萌。2月17日,由巴南区科协、巴南区科学技术局、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巴南区惠民街道主办,巴南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承办的“2022年巴南区科技专家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启动仪式暨果园春季管理技术培训”活动在巴南区惠民街道胜天村梨园举行。为充分发挥科技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的支撑作用,提高农户种植技术水平,专家团队走进田间地头,为当地乡民开展科普宣讲、传授果树种植技术。
科技兴则农业兴,科技强则农业强。启动仪式上,区科协党组书记林杰强调,把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是全区科技助农兴农的一件实事,接下来,会继续组织专家团队,依据农时节点,针对农事对科技的需求,围绕茶叶、果蔬、生态渔业、精品粮油4大特色产业,适时开展“科技下村”。
农技课堂中,高级农艺师唐元华根据果树生长阶段、树势强旺程度从施肥范围、施肥时间、施肥量三方面讲授果园春季配方施肥和矿物有机肥施用新技术;西南大学教授席万鹏也为当地村民讲授了果树科学修枝、春季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果树专家不仅为我们讲授科学的种植技术,还手把手地指导我们施肥的技巧和修枝剪枝的技术,相信我们惠民街道今年的果子肯定结得又大又香又甜!期望专家能经常下乡,助力我们当地果树经济发展。”果农宋平高兴地说。
据悉,巴南区科协曾多次组织专家团队进驻惠民街道开展果树栽培、渔业养殖等系列技术培训,为推动当地农业科技、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给予指导。
下一步,巴南区科协将配合区农业农村委、区科技局等单位,从以下三个方面扎实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一是强化技术指导培训。按照“专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思路,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在农业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问题和实际困难,解决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强化示范带动推广。以农业科技、农技推广、产业链接为方向,以“农业科技小院”为抓手,建设“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引导应用先进农业科技和良种良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生产力水平。三是强化农技推广力量。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以培育农村科技带头人为重点,为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农技推广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