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作人员正在串联大头菜。通讯员 李拉拉 摄 |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拉拉 唐龙海)铜梁区白羊镇水碾村咸菜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是铜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村里的咸菜多是采用传统手工艺制作,由于没有统一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销售价格也高低不一。最近,白羊镇现代化咸菜加工厂投用让白羊咸菜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近日,笔者来到铜梁区白羊镇水碾村现代化咸菜加工厂,几个工人正在将大头菜串联、晾晒,旁边一台自动清洗机正在将刚刚运来的大头菜进行清洗。
“这是新购买的清洗设备,原来人工洗的话,三四个人一天只刷得到1000斤,现在机器洗,一天一个人洗7000斤左右,而且洗出来的大头菜比人工洗的干净得多。”水碾村党支部书记周龙超说。
除了对大头菜进行自动化清洗以外,车间内自动化切菜机、压榨机、搅拌机等设备也在有序工作。
今年在白羊镇水碾村的带动下,与兵马村、凤凰村共同种植大头菜面积达到了1000亩。大部分大头菜都由水碾村食佳蔬菜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并制作成咸菜,为了让散户自己制作的咸菜也能达到统一标准,水碾村还组织各村种植户进行咸菜标准化制作培训,做响白羊咸菜品牌,做大做强咸菜产业。
以前费时费力的传统手工制作咸菜工艺与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咸菜生产相比,水碾村党支部书记周龙超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今年,我们合作社设备购买后,同菜农商量后统一规范化制作、销售模式,我们今年的产值在700万元左右,除了人工、投入方面,我们的纯利润在200万元左右,平均我们村2000多人经济收入都增长了1000元左右,比去年增长了40%。”
为了把水碾村咸菜做大做强,在镇里支持下,水碾村咸菜成功注册了羊溪牌咸菜商标,4个绿色食品也获得国家认证。现代化加工车间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下一步,白羊镇里还将加大咸菜生产、加工、品牌打造、QS认证、市场销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在品种上研发风味咸菜系列产品,丰富白羊咸菜的内容,让白羊咸菜真正走上快车道。”白羊镇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