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指的是那种会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声不仅影响听力,而且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不利影响。有些人甚至听见指甲划黑板、吃饭吧唧嘴、咳嗽清嗓子、打字敲键盘等不太响的声音都会浑身难受。那么,为什么噪声会给人带来不适感?噪声对健康有哪些影响?如何才能给生活“降噪”呢?
为什么有些声音会让人感到不适
声音的频率范围
一般情况下,人耳能够识别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叫作可听声。人们平时说话的声音,基础频率只在80Hz~260Hz之间。2000Hz~5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反应区间,当声音在这一范围内会令人不快。比如,指甲挠黑板、刀子刮玻璃、人类的尖叫声等,都属于这个频率范围。从神经学的角度上解释:大脑中的杏仁核让我们感到难受。杏仁核在听到指甲刮黑板等的声音时,会异常“抽疯”。于是,霸道地接管了大脑听觉的任务,向听觉皮层发出痛苦的信息。
人体生理结构差异
人们可以接受的声音频率范围以及相关生理结构等存在差异。即使是“刺耳的声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感反应倾向、容忍度和听力阈值。对于同样的声音刺激,有人难以忍受,有人没有太强烈的感觉,还有人会联想到其他特定场景。
恐声症
恐声症是对个别噪声特别敏感,具体表现为不能容忍某些声音,比如敲键盘声、闹钟响、不锈钢容器刮蹭、粗粗的呼吸声音等。这些对有些人来说没什么,但是对于恐声症患者来说,却能“直击灵魂”。他们对特定声音产生厌恶、暴躁、抓狂或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有时候还会心跳加速、大量出汗、肌肉痉挛。
噪声是如何影响健康的
如果声音让人不舒服,说明声源已造成噪声污染。长期在噪声环境下生活,会给身体带来这些负担:
听力受损
长时间、大音量的噪声可通过损害内耳毛细胞、螺旋器、听神经纤维、听神经元等,导致听力下降。突然猛烈的噪声可导致鼓膜损伤,出现听力下降、噪声性耳聋;若耳内前庭感受器受损,会导致眩晕、呕吐、走路不稳等。
持续干扰睡眠
通常,超40分贝的连续噪声就可能“叫醒”浅睡眠的人,超60分贝的突发噪声则可能惊醒大部分人。睡眠长期频繁被噪声干扰,会使人出现神经衰弱,甚至抑郁。
影响血管健康
持续遭受噪声打扰,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中风风险升高。个体无法控制的噪声源头会成为一种压力,导致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影响血管结构。
让腰围变粗
有研究发现,生活在噪声污染较重地区的人,腰围相对更大。噪声每增加10分贝,腰围就会增加1厘米。
做好4件事给生活“降噪”
平日里难免要和各种噪声打交道,想要不被它影响,可以试着做到以下几点,给生活“降噪”。
戴降噪耳机或耳塞
如果有些不可抗因素导致噪声较大,比如装修声,可戴上降噪耳机,减少噪声损伤;可佩戴睡眠耳塞入睡,注意勤清洁勤换。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戴着耳机听音乐入睡,长期如此会导致听力受损,甚至耳聋。
进行积极心理暗示
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控制自己对噪声的感知。一项研究发现,当参与者努力去忽视那些噪声时,他们的不愉快程度会有所下降,而对刺耳声音难以接受度的评级仍保持不变。
短暂远离噪声源
开车(车速较快)时尽量别开窗,风噪声可能会超过100分贝。去酒吧、体育赛事等嘈杂场所时,“间歇式”离开能减少噪声带来的伤害,即便是10~15分钟的短暂休息,对内耳的听毛细胞也会有好处。
日用品选噪声小的
选用家居用品时,比如搅拌机、豆浆机、吸尘器、吹风机等,尽量选择低噪声的,有利于自己健康的同时,还能减少对邻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