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蛛网灵感:造出最精密微芯片传感器人类记忆形成机制最清晰证据发现首个番茄单倍体诱导系创建成功碳家族“添丁” 科学家合成次晶态金刚石
第07版:科技创新·项目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蛛网灵感:造出最精密微芯片传感器
人类记忆形成机制最清晰证据发现
首个番茄单倍体诱导系创建成功
碳家族“添丁” 科学家合成次晶态金刚石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碳家族“添丁” 科学家合成次晶态金刚石

刘如楠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缑慧阳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形态的金刚石——次晶态金刚石,填补了非晶态结构和晶态结构之间原子排列尺度上的缺失环节,为深层次理解非晶态材料的复杂结构提供了密钥。

  缑慧阳与合作者通过其在大腔体压机中发展的最新极端高压技术,在30GPa、1500~1600K的温压条件下,对富勒烯(C60)前驱体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发现,压缩的富勒烯聚合转变成为一种高密度无序的sp3键合的碳。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样品中存在高密度且均匀分布的类晶体团簇(尺寸为0.5~1.0nm),其原子构型接近于立方和六方金刚石,且具有很高的晶格畸变,即次晶态金刚石。

  “这种次晶态的发现,在结构拓扑上链接了非晶态和晶态,对于揭示非晶态材料复杂的结构本质具有深远意义。”论文第一作者、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唐虎介绍,“次晶态金刚石的发现为碳材料家族增加了一种新的结构形态,它兼具优异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以及独特的光学特性,在高端技术领域和极端环境下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有利于进一步开发新型类金刚石材料。”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