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公路纵横交错,连片的柑橘、樱桃、稻虾分布在公路两旁……这是大足区龙石镇的真实写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龙石镇按照“有特色、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思路,推动大樱桃、小龙虾、蓝莓等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同时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老百姓收入。
500亩樱桃承载返乡创业梦
在龙石镇保家村的乡卡卡樱桃种植园,看着长势良好的樱桃树,业主杨仁龙对明年的挂果信心十足。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杨仁龙意识到发展农业大有可为,并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经过4年多的准备,终于在2019年,他放弃了珠海的生意,回到龙石镇成立了重庆市乡卡卡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500余亩,种植红妃、南早红、云雾3种优质樱桃和白枇杷。
“红妃、南早红、云雾属于大樱桃品种,很适合我们当地的气候,3个品种的采摘时间可以从3月持续到5月。”杨仁龙介绍,今年初已挂果,预计2024年基本达到丰产期,年产鲜果35万公斤,产值1750万元。同时,500亩樱桃只是第一期,接下来还将实施第二期项目,将建设冻库、烘干房等精深加工厂房,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大樱桃花期长、采摘期长、果大肉厚甜度高,适合观光休闲、田园采摘、乡村体验。”龙石镇经发办主任宋试金说,樱桃园将按照乡村旅游要求进行景观节点打造,完善产业链条,建成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精品打卡点。
“借羊还羊”让脱贫户腰包鼓
临近正午,从镇上的酒厂下班后,脱贫户陈文建便骑着电动三轮车,马不停蹄赶到位于青山村6组的黑山羊基地,打扫羊圈、察看自家80多只黑山羊的生长情况,指望着年末黑山羊再卖个好价钱。
去年5月,通过驻村干部牵线搭桥,青山村采取“借羊还羊”方式,助力广大农户致富。所谓“借羊还羊”,就是参与扶贫的重庆腾达牧业有限公司向合作社和散养户提供后备母羊,待种羊生产、小羊长大后返还认购种羊,其余羊只收益归合作社和散养户所有。借养过程中,公司扮演“服务员”的角色,免费提供技术指导、配种、销售等全程服务,确保养殖户把黑山羊养得好、能赚钱。
在驻村工作队的鼓励下,一心想要壮大养殖规模的陈文建干劲十足,一口气借了26只黑山羊。村里为了带动黑山羊产业发展,还成立了黑山羊基地,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助推黑山羊养殖。
据介绍,大足黑山羊因具有遗传稳定、体格较大、生长发育快等优良品性,是不可多得的“基因宝库”,龙石镇将积极扶持黑山羊养殖,助推黑山羊产业发展。
“稻虾共生”引领村民致富
近年来,大火的小龙虾餐饮市场带动了小龙虾养殖大潮。稻虾共生,是近年新生的一种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工程、管理措施,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淡水小龙虾,实现水稻和小龙虾的互利共生。
朱太均是龙石镇人,几年前,他盯准小龙虾市场潜力,在石龙村流转土地100余亩,用于稻虾养殖。
“稻虾共生让一田双收,这种模式下的水稻和龙虾品质好,更受市场的青睐。”朱太均说,今年上半年,小龙虾售卖了4000公斤左右,水稻更是供不应求。
良好的经济效益,让更多的村民发展起稻虾养殖。当地政府也积极搭建销售平台,小龙虾经分级筛选后,销往周边区县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
“龙石镇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养殖模式,通过稻虾共生养殖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宋试金说。龙石镇现有生态稻虾共生养殖4000余亩,涉及全镇20%的农户,其中养殖100亩以上的养殖大户9户,亩产成品虾200~250公斤,年产值近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