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训练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发布我国将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工作履历造假 试用期内可被解约职场人更看重“被认同、被尊重”
第08版:科技创新·人才
上一版 下一版  
“人工智能训练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发布
我国将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
工作履历造假 试用期内可被解约
职场人更看重“被认同、被尊重”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工智能训练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发布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制定了人工智能训练师等6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其中《人工智能训练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版)》(下称《标准》)对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职业活动内容进行了规范细致的描述,对各等级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也进行了明确规定。

  据悉,《标准》由国家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浙江省人社厅指导,阿里巴巴集团牵头,浙江省技能人才评价管理服务中心、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单位主要起草,历时2年完成。

  人工智能训练师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的新兴职业,他们让AI更“懂”人,通“人”性,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根据《标准》的职业定义,人工智能训练师是指使用智能训练软件,在人工智能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的人员。包含数据标注员、人工智能算法测试员两个工种。

  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努力下,阿里巴巴研发出了一套针对新冠病毒肺炎临床AI诊断技术,可以在20秒内做CT影像的判断,并在湖北、上海、江苏、安徽等16个省市的168家医院落地,诊断了数十万例临床病例,准确率达96%。阿里巴巴“智能疫情机器人”短时间内完成研发并落地全国27个省,累计为40座城市拨打1100万通防控摸排电话,完成疫情随调、防控排摸以及在线为市民提供疫情咨询和问诊服务。在智能服务领域,基于人工智能训练师调试的智能客服“店小蜜“也不断成长、成熟,帮助数百万商家突破服务交互极限,高效服务数亿消费者。

  随着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能服务、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金融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据人社部发布,预计到2022年,国内外相关从业人员有望达到500万人。

  此外,如何评判一名合格的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职业能力?本次发布的《标准》从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标注、智能系统运维、业务分析、智能训练、智能系统设计等维度划分了L5~L1的五个等级,并对各个等级的职业能力给出了具体的描述和要求,为人工智能训练师这一新职业提供了职业发展指引,将有效促进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