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职业在重庆都有舞台从“草根银行”看重庆经济活力
第04版:科技新闻·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无论什么职业在重庆都有舞台
从“草根银行”看重庆经济活力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英才故事
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获得者林其鑫:
无论什么职业在重庆都有舞台

重庆日报记者 周尤 实习生 宋云慧

    林其鑫。重庆日报记者 齐岚森 摄

  人物名片

  林其鑫,1978年12月生,汉族,本科。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获得者、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前不久,当记者来到位于荣昌区的重庆琪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时,并没有在办公室看到林其鑫。工作人员告知,“林总闲不住,正在生产一线查看香肠腊肉的包装情况。”在干净整洁的包装车间,记者终于见到了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获得者、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

  从2008年渝北的第一家门店,到如今全国超600家门店;从当初只有7个员工,到如今公司近2000人的规模;从单纯卖土猪肉,到如今打造集产、研、游、购、展于一体的综合体,13年来,林其鑫只干了一件事——做好“一头猪”的文章。

  “让更多市民吃上正宗土猪肉”

  林其鑫从小跟着父亲在村里守自家的猪肉摊,10岁时,已经能独立切分猪肉,照看一个摊位了。

  15岁时,他到重庆大渡口当学徒,之后嫌当屠夫又累又“没面子”,改行干过销售,当过包工头。

  22岁时,林其鑫仔细思考后决定“重操旧业”:依靠土猪肉品牌“杀出一条血路”,让更多市民吃上正宗土猪肉。

  “之前我跑了几个月的市场调研,发现城里销售的猪肉90%以上是饲料猪、外种猪,优质、绿色的土猪肉稀缺,但老百姓对正宗的土猪肉需求量很大。”有了市场前景,2008年,林其鑫回到“猪肉江湖”,在渝北开了一家上档次的土猪肉专卖店。

  “一开业生意就红火得不得了。”不到一年,林其鑫在渝北两路又开了家连锁店。经过他的努力,连锁店的生意同样火爆异常。

  这一年,林其鑫成立了公司,开始布局在多个大型超市的销路。

  林其鑫带着公司用两年多时间实现了“小目标”:2009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2010年销售额破1亿元。而现在,重庆琪金食品集团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20亿元。

  为“一头猪”投入近亿元,值!

  2018年,琪金集团进入荣昌,和荣昌猪结下不解的缘分。

  有400多年历史的“荣昌猪”,是世界八大名猪之一,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品牌价值超过36亿元。“但包括重庆市民在内,许多人都只晓得有这个猪种,却没有吃过荣昌猪肉。”林其鑫调研发现,彼时,荣昌猪并没有被利用好,许多仔猪和种猪都被拿去杂交,真正纯正的荣昌猪非常少。

  “保护荣昌猪种源,迫在眉睫!”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琪金集团斥资打造智能化荣昌猪资源保种场,设计规模饲养能繁母猪600头。

  该保护场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标准、智能化荣昌猪资源保护场,年产仔猪可达13000头,年提供优质荣昌种母猪4800头,可有效保护荣昌猪遗传资源。

  “实施异地分散紧急保种以及新建荣昌猪保种场,一共花费近1亿元,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经济收益并不高,值不值得?”

  面对记者的提问,林其鑫没有片刻犹豫:“当然值!虽说在商言商,但是企业家也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我靠猪发家,保护荣昌猪是我应该尽到的责任和义务。”

  “重庆重视各类人才,无论什么职业在这里都有舞台”

  获得“重庆市杰出英才奖”后,林其鑫的第一感觉是“重庆重视各类人才,无论什么职业在这里都有舞台”。

  成为“英才”后,林其鑫也在发挥着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

  2020年,集团启动100家“琪金·扶贫超市”计划,准备带动近1万农户实现年增收8000万元。

  “现在,集团正通过‘联合养猪、联合开店,共同创业、共同富裕’的方式助推乡村振兴。”林其鑫说,“两联+两共”能够减少初创者的投资风险,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创业机会,解决就业。“我希望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百姓有帮助的企业家。”林其鑫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