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防护已经变成了我们日常中最应重视的事之一。那么,你是否知道最正确的穿脱防护服方法呢?
首先,我们应进行物品准备: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或面屏、鞋套、靴套、手套;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护服和手套型号,并注意检查其有效期和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穿
步骤一:洗手
按照七步洗手法,取适量手消毒剂均匀涂抹双手按规范揉搓。
步骤二:戴医用防护口罩
1.检查有效期及外包装密闭性,检查口罩有无破碎,系带是否牢固;
2.口罩罩住口鼻及下巴贴合面部佩戴好头带(先拉下方系带在拉上方系带),调整到舒适位置;
3.塑鼻夹,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4.检查口罩密合性,双手捂住口罩快速呼气或吸气,应感觉口罩略微有鼓起或塌陷,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重新塑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系带及塑鼻夹,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步骤三:戴一次性帽子
将帽子由额前置于脑后,罩于头部,避免头发外露。
步骤四:戴内层手套
检查有效期及外包装密闭性,打开手套包装,检查手套是否漏气,佩戴手套。
步骤五:穿防护服
选择合适型号的防护服,查看有效期及密闭性,打开防护服检查有无破损。
1.将拉链拉至底端,防护服不能触及地面,先穿下衣,再穿上衣、戴帽子(防护服帽子要完全盖住一次性帽子);
2.拉上拉链,密封拉链口;注意:防护服的颈部不能遮挡医用防护口罩。
3.双人互检,若防护服未能完全贴合面部,可用胶带辅助固定,使用中防护服如破损,应及时更换。
步骤六: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佩戴前检查有无破损、系带是否牢固,将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置于眼部或头部合适位置,调节舒适度并检查是否戴牢。
步骤七:穿内层鞋套、穿靴套
穿内层鞋套(整理至防护服裤筒内),再穿靴套。
步骤八:洗手
按照七步洗手法,取适量手消毒剂均匀涂抹双手按规范揉搓。
步骤九:检查穿戴完整性
活动并下蹲,检查防护服的延展性。
脱
步骤一:洗手
按照七步洗手法,取适量手消毒剂均匀涂抹双手按规范揉搓。
步骤二:摘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1.双手拉侧方系带将护目镜或防护面屏轻轻摘下;
2.可重复使用的物品放入指定专用回收容器中,一次性物品则投入医疗废物容器中。
步骤三:脱防护服、外层靴套、外层手套
1.解开密封胶条,拉开拉链,向上提拉翻帽,脱离头部;
2.双手从后方由上向下脱防护服,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直至连同靴套、外层手套全部脱下;
3.脱去的防护服投入医疗废物容器中。
步骤四:洗手
按照七步洗手法,取适量手消毒剂均匀涂抹双手按规范揉搓。
步骤五:脱内层鞋套、手套
1.脱内层鞋套,投入医疗废物容器中;
2.脱内层手套,投入医疗废物容器中。
3.取适量手消毒剂均匀涂抹双手按规范揉搓。(七步洗手法)
步骤六:摘帽子
摘一次性帽子,投入医疗废物容器中。
步骤七:摘医用防护口罩
摘医用防护口罩,不要接触口罩外面(污染面)先解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用手指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中。
步骤八:洗手
按照七步洗手法,取适量手消毒剂均匀涂抹双手按规范揉搓。
步骤九: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应该这么做
情况一:外层手套破损
1.实施手卫生;
2.脱外层手套;
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处理:
内层手套如果没有可见的污染,先用75%酒精消毒破损局部,再实施手卫生,然后戴一层手套即可。
如果污染可见但范围不大,清除可见污染,局部消毒,然后实施手卫生,再戴手套。
如果污染物范围较大,建议清除污染物,轻轻擦拭局部消毒,实施手卫生,然后更换全套防护装备。
情况二:两层手套均被划破
1.立即在手套破损局部喷洒消毒剂,充分浸润皮肤;
2.实施手卫生;
3.脱外层手套,喷洒消毒剂;
4.戴两层新手套。
情况三:护目镜出现雾气
寒冷天气来袭,在室外护目镜或面屏出现雾气,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1.涂抹抗菌洗手液
肥皂类的洗涤剂亦可,如洗洁精、沐浴露等。将洗手液均匀涂在护目镜内面,用水冲洗干净后晾干。
2.涂抹防雾膏
挤适量的防雾膏,均匀涂抹在镜片内外两侧,等待片刻后(约30秒),用干净的软布或纸巾轻轻擦拭镜片即可。
3.碘伏巧用防雾
碘伏溶液倒在护目镜的内面,均匀散开,把镜面多余的液体倒去,等待5分钟后晾干。
提示:碘伏是刺激性的液体,使用时务必等待镜面全干后再戴,避免液体溅到眼内刺激角膜。
4.纸巾防雾
取一张纸巾,展开后折叠成一条长条,放在口罩的压条上。口罩戴好后压条压着纸巾紧贴鼻梁,可以很好的阻挡气体,避免呼气引发护目镜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