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合肥电 (记者 徐海涛)对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来说,突发的声音或触觉刺激能瞬间诱发惊跳反射,俗称“吓一跳”。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伟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这条神经环路,对哺乳动物的“吓一跳”反应起到重要作用。此发现深化了对本能防御行为神经机制的认识,为研究人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等疾病提供新方向。
研究人员发现特异性“激活神经元”可以诱发小鼠出现弹跳表现,颈部及后肢肌肉也能同步记录到肌电活动。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谷氨酸能神经元在接受耳蜗核的输入后,直接投射到脊髓运动神经元,最终完成了对颈部及四肢肌肉的控制。
日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该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