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中的“地上文物”:山西古建
第13版:科技生活·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强降雨中的“地上文物”:山西古建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0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降雨中的“地上文物”:山西古建

  有道是:“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中国古建筑数量最多的省份,有着接近三万座的古建筑,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中国目前遗存的四座知名唐代木结构建筑,全部在山西,被称为“大唐的最后一点韵味”。其中平遥古城、悬空寺、应县木塔等都是人们熟悉的知名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

  但是,这些古建筑作为大型露天不可移动文物,连续强降雨是墙体安全的最大威胁。在前段时间的山西强降雨灾情中,平遥古城内城墙发生局部坍塌,坍塌长度约25米。尽管有关部门及时启动了抢险修缮程序,但这样的损失仍然让人揪心不已。下面让我们从往昔的图景中重温这些珍贵的“地上文物”的风韵吧。

  有一种古建叫山西古建

  有一种古建,就叫作古建;还有一种古建,却可以响亮地叫作山西古建。

  山西古建,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它以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杰出技艺闻名于世,台湾古建筑学家曾说过“中国最好的建筑在山西”,山西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且时代序列完整、品类众多、形制齐全,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以及山西省文物局网站的相关信息显示,截至去年7月,山西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古建筑就有28027处,约占52%。全省11个市均分布有不同数量、不同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数量在2000处以上的有6个市。分布数量在1000处以下的有3个市。在53875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13405处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约占25%,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位居全国第一,其中近八成属于古建筑文物。至于低级别和未定级的文物古建筑,连山西本地人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

  山西古建以木结构遗存最负盛名

  在所有山西古建中,以木结构遗存最负盛名,尤其是元朝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数量冠绝全国。据统计,山西现有元代以前木结构古建筑遗存495座,约占全国580座的85%。其中,唐代全国仅存4座,全部在山西;五代全国5座,山西4座,占80%;宋辽金时期全国183座,山西150座,约占82%;元代全国389座,山西338座,约占87%。

  但古老的木质结构,也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很多古建筑的屋顶是单坡顶,屋面瓦只有仰瓦没有盖瓦,即使有盖瓦,叠瓦密度也没有多雨地区那样大,很难经受暴雨袭击。建筑物周边的排水系统不宽不深,排水功能比较弱,导致大量雨水进入建筑基础和地基,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甚至承重墙体开裂、倾斜、倒塌。

  新中国成立之初,山西就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投入资金修缮,多项保护工程在世界建筑史和文物保护史上都堪称创举。如今,山西省文物保护的资金的投入已由之前的每年1000万元增加到了1.7亿元。

  山西古建正受到自然灾害威胁

  今年10月,这些山西古建陷入了持续不断的强降雨和洪涝威胁。

  据微信公众号“文博山西”消息,在今年10月份的这一轮北方罕见、破历史纪录的持续降雨中,除了平遥古城,还有太原“国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奉圣寺大殿西南角挡土墙坍塌;“国保”天龙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山体塌方损坏景区部分路面;“国保”运城盐池禁墙东禁门瓮城大面积坍塌,“国保”运城解州关帝庙崇圣寺门楼漏雨,春秋楼二楼大面积漏雨威胁到“夜读春秋”塑像;“省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阳曲县委旧址正房东耳房墙体开裂,濒临坍塌……

  如何在风雨中为这些珍贵的“地上文物”撑起一把“伞”,已经成为近期全国人民密切关注的焦点。

  相关链接>>>

  探秘山西古建中的“课代表”

  山西古建筑具有十分深厚的美学底蕴。其中著名的平遥古城、悬空寺、应县木塔、乔家大院等“课代表”,让人禁不住想一探究竟。

  平遥古城

  毫不夸张地说,平遥古城的特点,约等于中式古城建筑特点。想了解古建,平遥古城就是当中的集大成者。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这座古城至今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其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整座城市非常周正,街道横竖交织,街巷排列有致。在2.25平方公里的古城内共有四合院3797处,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乔家大院

  山西晋中是晋商云集之地,大院很多且各有千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剧《乔家大院》播出后,最有名气的就要数乔家大院了。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代商贾乔致庸在祁县的大本营,始建于1756年。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群,占地面积8724.8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共313间房屋,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悬空寺

  悬空寺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悬建于北岳恒山金龙峡的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背依危崖,面临深谷,以惊险奇巧著称于世。悬空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立于山崖上的弹丸之地,但入内并不觉得逼仄。寺下岩石上的“壮观”二字,是诗仙李白的墨宝。从其1400多年的历史看,它将美学、力学和宗教巧妙地融于一体,展现了中华灿烂的建筑艺术文明。

  应县木塔

  据说,能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的,就是中国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应县木塔了。

  应县木塔是释迦塔的俗称。它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是世界上现存唯一最古老最高大之木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纯木结构,耗费红松木料2600多吨,无钉无铆,却历经千年风霜雨雪。从结构力学上看,木塔的铆榫结构非常科学合理,甚至超过现代建筑学的科技水平。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