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让视力障碍者触摸书香可编程纤维纺织物无电情况下仍能存储数据60天近2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观测综合数据集发布迄今最精确的中子寿命测量结果出炉
第07版:科技创新·项目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让视力障碍者触摸书香
可编程纤维纺织物无电情况下仍能存储数据60天
近2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观测综合数据集发布
迄今最精确的中子寿命测量结果出炉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0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图书馆遇上黑科技
让视力障碍者触摸书香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图书馆里也融入了一系列的“黑科技”。这些新鲜科技的应用,让人们在进行书籍选择时更加方便快捷,让阅读体验更加充实愉快,更让视力障碍者们能够无障碍触摸书香世界。

  刷脸办证机

  只需刷一刷身份证,在阅读5秒相关规则后,就能轻松录入人脸信息,在下次进入图书馆时只需“刷脸”即可。

  刷脸办证机能实现刷脸借书及享受馆内所有基于人脸数据打造的个性化服务,在办证后可无需携带任何证件进馆。

  地磁导航系统

  只需打开蓝牙,通过公众号的菜单就能实现人工智能导航,就能将你带到想借的图书面前,一般情况下,误差不超过一米。

  地磁导航系统能让读者清楚了解书本在馆的数量、外借的数量,以及具体位置,极大程度缩短了找书时间,真正解决了读者“找书难”问题。

  机器人自助分拣

  如果让图书馆里的工作人员全天都进行书籍的收集、归类、重新上架等一系列烦琐工作,不仅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还容易存在人工分拣错误、高峰期分拣滞后等问题。而机器人自助分拣系统以科技力量助力图书分拣,打造自动化分拣图书无人化的新场景,实现读者自助还书、图书自助分类。

  读者只需在还书时通过分拣系统窗口将要归还的书籍递进去,便会有分拣机器人帮忙将书籍自动按分类投递进对应格口,并通过科学调度,识别出不同分类的读物,进行自动分拣、投递等不间断的无人作业。这不仅能大大节省人力和物力,对于市民来说,也能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高效和便捷。

  AR眼镜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馆员通过佩戴的AR眼镜,对读者进行人脸识别后,即可显示该读者的主要业务数据及预约信息。如果读者有预约馆内活动,馆员也会主动提醒活动地点以及活动时间。

  书籍杀菌机

  打开杀菌机防护门,将书籍内页均分并竖直放置在设备箱中,关上防护门,按下运行按钮,书籍杀菌作业开始……

  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为保障读者的健康安全,给书籍“洗澡”的智能杀菌机必不可少。杀菌机采用紫外线杀菌技术,一次能同时为多本书籍杀菌,当读者借阅书籍后,只需用30秒的时间即可自助完成书籍杀菌。

  无障碍阅览室

  无障碍阅览室一般设有阅览区、视听区、电脑区等,收藏各类盲文图书、综合图书和视听材料,并配置残障人士专用电脑、盲文点显器、盲人读书机、电子助视器、盲杖和升降书架等。

  在无障碍阅览室里,通过明盲文转换软件以及语音软件,能够实现图书文献电子化盲文阅读、语音阅读、网上交流信息等多重功能服务,让残疾读者以无障碍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

  “天使眼”

  戴上“天使眼”,书籍上的文字就能转化为语音,帮助视觉障碍者进行无障碍阅读。

  “天使眼”的外观与普通太阳镜差不多,但其依托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能采集前方物体信息,并将其转换成语音信号,通过耳机传导,给予视觉障碍者全方位、多样式、多渠道的阅读学习新体验。

  电子助视器

  无论弱视还是色盲,用上电子助视器就能进行无障碍阅读。

  视觉障碍者视野小、阅读速度慢,在以往只能自己借助放大镜或电子设备进行阅读,导致持续性眼睛酸胀。但如今借助远近两用电子助视器,能随意调整字体大小、字体颜色等。(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