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13日,新时代中文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论坛暨第二届期刊运营模式培训班在渝举行。本版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
 |
与会代表正在翻阅现场展示的期刊。 |
10月12日至15日,由西部科技期刊联盟、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山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共同主办,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承办的新时代中文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论坛暨第二届期刊运营模式培训班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市区的期刊主编、社长及编辑45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以聆听专家报告、参与分论坛讨论、走访优秀期刊社的形式参加了本次活动。
分享科技期刊运营、出版、传播、服务的新思想、新举措
据介绍,此次论坛不仅举办了18场专题报告,还举办了自然科学综合期刊、医药卫生期刊、工业技术期刊、农业科学期刊4个分论坛,以及科技期刊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大数据背景下科技期刊的知识产权保护2场沙龙交流活动。专家学者分享科技期刊运营、出版、传播、服务的新思想、新举措,共议新时代中文科技期刊发展之路,为科技期刊界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
“国家在推动自主创新、建设科技强国、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新征程上,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西部科技期刊联盟主席、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社长彭熙说,作为新时代的期刊人,要瞄准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一流学术交流平台的目标,把中文科技期刊打造成“看得见”“摸得着”“说得上”“用得上”的重要成果创新传播平台和宣传平台,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做好队伍建设。
山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秘书长贾林山表示,我国是科技期刊大国,在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论坛聚焦中国科技期刊高水平办刊人才培育,提升期刊运营、出版、传播和服务等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科技期刊人应尽的责任,“希望期刊人深刻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为我国科技期刊事业发展带来新引擎,创造新突破”。
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张品纯详细介绍了现阶段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面临的新形势。在他看来,期刊肩负着提升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使命,只有脚踏实地行动,中文科技期刊才能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道路、新模式。
国内外专家带来国际化视野、思维及传播途径
新时代中文科技期刊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国际化的视野、思维及传播途径。本次论坛以立足新起点、攀登新高度、创造新辉煌为主题,围绕“把控稿件质量,强化增值出版,提升期刊影响,赋能科技创新”等方面,邀请了中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等多国的优秀办刊专家,中国知网、维普、科睿唯安、TrendMD、AMiner等全球知名数据服务商,爱思唯尔、EDP Sciences、德古意特、英国皇家化学会等国际出版集团的办刊专家作报告。
韩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兼文化院长金辰坤以《韩国杂志产业现状及支持政策》为题,从媒体环境变化、韩国的杂志产业现状、韩国杂志产业支持政策以及杂志振兴政策启示等4个方面全面解读了韩国杂志产业的现状。
NLEXIO联合创始人Dugald McGashan博士以《变革时代的日本期刊发展》为题,概述了学术出版在保持与学科领域以及作者关联性和较高的国际标准上,期刊发展形成的新理念、构建的新流程和面临的新挑战。
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及《柳叶刀》中国区市场传播负责人路艳艳以《提升科学影响力,学术期刊可以做些什么?》为题,以细胞出版社和《柳叶刀》为例,分享了国际学术期刊在提升已发表研究的科学影响力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国内期刊同行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英国皇家化学会中国区出版人宋冠群博士作了题为《学(协)会期刊发展模式探索与发展》的报告,以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运作模式为例,介绍了学(协)会平台借助其优势力量和资源,如何把控文章质量、提升期刊影响力。
……
“通过对国内外出版行业全产业链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期刊人解放思想、调整思路,主动求变识变、因时因势而动,更好地探索新时代中文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立科技期刊智库助力重庆高质量发展
当前,重庆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期刊建设培育工作。目前,我市科技期刊共有94种,多种期刊入选“全国百强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项目。
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合清表示,“支持高品质科技期刊建设”已经纳入“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工作清单和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市科协建立了专门扶持机制,将以构建具有较高水平的一流科技期刊集群为重点,不断提升重庆科技期刊的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国际影响力。
据了解,近年来,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有力整合学会资源,为推动重庆市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在传播展示科研成果,搭建学术交流载体平台,繁荣促进创新文化,发现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成立了品牌运营、版权、智库、科普等11个工作委员会,来自全市科技期刊编辑部100余名编辑自愿加入工作委员会,义务开展工作。我们创办的《编辑大碗茶》学术沙龙,至今已在重庆、武汉、长沙、海口等地成功举办18次活动,在全国期刊界形成了影响力。”彭熙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牵头成立了我国首个跨区域期刊合作组织——西部科技期刊联盟,通过整合期刊资源,加强中国西部科技期刊的紧密联系,打造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合作与交流平台,推动西部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提升。
在此次论坛上,由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发起成立的重庆科技期刊智库也正式揭牌,今后将充分汇聚科技期刊专家资源,聚焦战略谋划、前瞻研判、资政辅治、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决策咨询,助力重庆高质量发展。
数读重庆科技期刊发展>>>
●目前,我市科技期刊共有94种,多种期刊入选“全国百强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项目。
●去年9月,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牵头成立了我国首个跨区域期刊合作组织——西部科技期刊联盟。该联盟成立了品牌运营、版权、智库、科普等11个工作委员会,来自全市科技期刊编辑部100余名编辑自愿加入工作委员会,义务开展工作;创办了《编辑大碗茶》学术沙龙,至今已在重庆、武汉、长沙、海口等地成功举办18次活动,在全国期刊界形成了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