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已过,但这并非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以往在这期间常常会出现短期回热天气,一般要到白露之后才会真正凉爽。但今年几场雨下来,天气就有了凉意。尤其是北方多地气温出现了明显下降,这是预示今年会有一个冷秋吗?
2021年前8个月,全球总体气候简直是变化多端,由正常模式转变为“冷模式”,又由“冷模式”转化为“热模式”,而现在的“热模式”又有很大可能再次转化为“冷模式”。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8月监测数据显示,厄尔尼诺现象并没有如期出现,反而是拉尼娜现象复出的概率增加到了70%。这意味着全球气候再次向变冷的模式发展。
气象术语“拉尼娜”
拉尼娜现象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术语。在西班牙语中,拉尼娜是“小女孩”的意思,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表现为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并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
拉尼娜所指的范围是海洋中赤道的中部和东部太平洋,东西上万公里,南北跨度上千公里的范围内,那里的海洋温度比东部和中部海面正常温度偏低0.2℃,并持续半年左右。当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但当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因此,拉尼娜实际上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脾气暴躁的“小女孩”
总体说来,拉尼娜的性情并非十分温和,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比如从去年开始,拉尼娜就在急速增长,强烈的拉尼娜在北半球导致副热带高压往北,也就是更高纬度大范围撤退,所以北美洲更干旱了,欧洲和亚洲板块的降雨也更强了,未来还有四次飓风将在北美周围诞生或即将登陆。
虽然拉尼娜的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但它的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却是大致相反的。拉尼娜现象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与厄尔尼诺暖流正好相反,拉尼娜现象的出现,意味着地球会从“热模式”向“冷模式”变化。
全球变暖“暂停键“
在农谚当中,有“穿衣秋”和“脱衣秋”的说法。脱衣秋,就是“秋老虎”发威,不得不脱去厚衣服。而穿衣秋,就是需要穿衣御寒的“冷秋”了。根据预测,今年拉尼娜现象复出概率增加到60%~70%,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概率低至4%,的确很有可能造成“冷秋”现象。
拉尼娜现象对中国大部地区的影响,是气候出现“冷冬热夏”,降水则呈现“南旱北涝”。不但会导致气温的下降,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局部性的极端性寒冷。尤其是如果冷空气趁势发力,将热空气赶到南海,那么中国南方和北方将快速降温,很快迎来冷秋。
当然,气候变化是非常复杂的系统科学,冷秋甚至冷冬是不是会在今年出现,将取决于拉尼娜的实际发生情况。拉尼娜现象表现越强,引发大气环流波动越强,那意味着气候可能会更冷。
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拉尼娜也不全是坏事。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地球会发生“降温效应”,降水量明显增多,赤道附近的水温也会明显下降。如果拉尼娜现象可以抵消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影响,那么当温室效应暂缓后,地球也会因为拉尼娜现象的出现变得“凉快”,相当于为全球变暖按了一下“暂停键”。(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