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邓昆(中)与科研团队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
“当患者体内某处发生病变,其病灶往往隐藏在复杂的人体内,即便技术再高超的医生也无法通过肉眼发现它。检验科医生的职责就是通过现代医疗设备和技术去发现病灶,找到发生病变的医学证据。”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主任兼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邓昆说。
医疗检验是是循证医学的基础,是现代医疗诊断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邓昆形象地把检验科医生比喻为“侦察兵”——通过先进的医疗器械,从微小、甚至要放大数百倍的疑点中发现病灶,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科学证据。
邓昆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现陆军军医大学)医学检验系,在某部医院有多年的临床检验工作经历。
邓昆说,作为医院检验科主任,他每天要带领科室人员高标准完成检验任务。科室每天要完成4000余个样本、30000多个项目的检测工作;作为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他要组织团队完成各项科研任务。
科研方面,邓昆以“肿瘤早期筛查与诊断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作为主攻方向,在基于外泌体(exosome)的新型肿瘤液体活检技术研究与开发上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为肿瘤患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他先后发表多篇SCI论文,获国内国际专利多项;他所带领的检验科成为医院首批重点建设学科。
随着现代医疗设备不断更新,高科技应用于医学检验,让精准医疗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重医附三院检验科近3000平米的医学实验室里,先进的检测设备、专业的医师技师团队,为邓昆团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他们的多项科研成果都从这个实验室研发出来。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团队人员几乎没有休息,整天待在实验室里攻关。”邓昆说,他作为检验医学专家,参与了医院及渝北区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的疫情评估,带领团队在全市医院系统率先评测多个在研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在疫情最吃紧的阶段,邓昆和团队成员一起昼夜不停地在渝北空港等地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此后,邓昆团队及时将“疫情检测质量控制经验与流程管理”加以总结,并以线上方式进行授课。这些授课内容被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转发并分享给全国同行。邓昆团队还发表了多篇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研究论文,获得2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课题资助,荣获重庆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检验科党支部书记、学科带头人、科技工作者,更要始终对党忠诚、为党尽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医道从德、术业求精,把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邓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