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色素真的安全吗智能电表容易被人蓄意加速?10米气步枪靶心只有笔尖大小胡萝卜炝芹菜作废声明
第14版:科技生活·百科
上一版 下一版  
食品色素真的安全吗
智能电表容易被人蓄意加速?
10米气步枪靶心只有笔尖大小
胡萝卜炝芹菜
作废声明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品色素真的安全吗

王国义

  近年来,因色泽问题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比如“苏丹红鸡蛋”“染色青豆”“染色馒头”“墨汁黑芝麻”……这使得广大消费者对食品色素产生了抵触心理,几乎谈“色素”色变,更是对人工合成色素避之不及。那么,食品色素到底是什么?它会伤害到我们的身体吗?

  食品色素发展历史

  在生活中,大家在吃东西时向来讲究色、香、味俱全,而色泽是其中最具有直观视觉冲击力的。所以,很多商家为了优化食物的色泽,就制造出了食品色素。

  食品色素又被称为食品着色剂,通常用来给食品上色,改善食品天然颜色出现的劣变或偏差,让食品色泽统一,从而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和食欲。

  而食品色素的应用历史,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当时,当地的糖果制造商用来改善糖果色泽的色素是天然提取物和葡萄酒,随后,人们又将一种叫作藏红花的香料添加到食物中,以保证食物的色泽美观。

  在食品工业兴起后,越来越多的色素被开发出来。这一时期的食品添加剂内开始含有金属和毒化物质,并常被用来掩盖劣质和掺假的食物。20世纪初,欧美市场上未经审批的人工合成色素已经达到近80种。

  随着人工合成色素的不断增加,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此时,世界各国开始出台法规来应对这样的局面,例如美国批准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从700种锐减到7种,而我国批准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只有11种。

  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的区别

  食用色素按来源可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

  天然色素来自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等天然产物,例如辣椒红、栀子黄、胭脂虫红、红曲红等。它们经常被添加在食材中,帮助食物增加色泽,例如彩色时蔬面条、馒头等。与人工合成色素相比,天然色素安全性相对较高,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但其性质不稳定,溶解性较差,制备成本高,所以只在部分糕点、罐头、饮料方面应用。

  人工合成色素由有机化工原料经过合成、提纯、精制等工艺制作而成,也被称为焦油色素。我国符合食品添加剂规定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等。与天然色素相比,人工合成色素稳定性强、色彩鲜艳、着色牢固、制备成本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调味料等食品产业中。

  严格控制食品色素摄入量

  近日,有说法称食用人工合成色素不仅会对儿童的智商产生影响,还会对肾脏、肝脏产生伤害等。那么,这些国家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也不能食用吗?

  其实,凡是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一定是经过相关权威机构层层筛查、严格审核后才通过的,比如“日落黄”,就是符合我国食品添加剂规定的“正经”添加剂,它被允许用于包括果酱、巧克力制品、碳酸饮料等30多种食品的制作和加工。而以往新闻里出现过的“苏丹红”等物质属于“非法添加物”,是严禁在食品中使用的化工染料。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对食品添加剂有非常明确、具体的使用准则,其中包含使用范围、剂量标准等。例如日落黄,它的安全摄入量是一天不超过4毫克/千克(体重),在不同的食品中,其最大使用量的规定也有不同,比如在饮料中的限量标准为100毫克/千克、在果酱中的限量标准为500毫克/千克、在坚果制品中的限量标准为100毫克/千克。

  其实只要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合格厂家的产品,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没有必要对食品添加剂过分担心或焦虑。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