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当博物馆遇上黑科技我国研发出价廉物美的新型锂电池固态电解质新型织物制成服装可让皮肤温度降低5℃超强效“蛇毒胶水” 光照几秒即可阻止伤口出血
第07版:科技创新·项目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当博物馆遇上黑科技
我国研发出价廉物美的新型锂电池固态电解质
新型织物制成服装可让皮肤温度降低5℃
超强效“蛇毒胶水” 光照几秒即可阻止伤口出血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博物馆遇上黑科技

  博物馆里有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种文物,保护好、管理好、研究好、利用好这些充满着历史的文物,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如今,“博物馆+黑科技”让文物活过来、让历史说话,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沉浸式地了解历史,给予当代人以民族自信和历史启迪。

  AI博物馆

  当游客在逛博物馆时,通过拍照就可以自动识别文物、展示该文物的详细信息,并且能利用语音合成技术播报相关信息,取代以往的语音导览设备。同时,如果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有任何关于文物的问题,也可以与虚拟机器人进行对话互动,了解更详细的信息。

  2018年,国家文物局与百度的合作项目“AI博物馆计划”正式启动,目前,“AI博物馆计划”已经实现数字文博地图的一期上线,该项目共包含近3000家博物馆精确POI,先期实现AI技术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等博物馆(院)的应用,甚至还能利用AR等技术,帮助博物馆实现对已经破损或者消失的文物进行复原与再现。

  VR技术和交互设备

  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延展陈列,除了能让游客观看展品本身,还能了解它的发掘背景。与传统展览的不同处在于,VR能让游客“进入”考古现场。

  广东省博物馆借助VR技术和交互设备,可以让游客在“南澳I号”沉船及出水的虚拟场景中,感受前所未有的神奇体验。故宫博物院也曾采用VR技术,让游客“进入”瓷窑的考古工地,观看烧造瓷器的窑炉、装烧瓷器的匣钵,以及散落在工地的瓷片。

  4D动感影像

  故宫博物院用高科技手段展演《清明上河图》,这场可看、可触、可听、可赏、可玩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是基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融合了4D动感影像等多种高科技的一场“触手可及”的互动艺术。游客可通过高清动态的长卷世界,细致观察到画中的北宋汴京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以及画中的各种情节,让观众“进入”《清明上河图》里。

  MR技术

  MR是把现实世界和虚拟数字画面融合在一起,可以在眼前生成全新世界,让真实物体和数字画面实时共存,并进行互动。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这项技术应用到一幅珍贵地图的参观体验中,游客通过相应设备,可看到动态的虚拟影像,参观中仿佛置身于老重庆的街巷、店铺等场景,实现人、场景、真实文物之间的融合和互动,从而生动理解文物背后故事。

  360度看文物

  在博物馆,你是不是也曾贴在玻璃罩前,就想看看文物后面的花纹长什么样呢?如今,“黑科技”让文物可以正着看、反着看、转圈看、反复看,只需手指轻轻滑动屏幕,就能实现文物360度全视角展示,弥补了传统珍贵文物不能被普通民众拿起观赏、仔细把玩的遗憾。

  互联网+

  网络时代下,国内各大博物馆开启“网红”模式,利用“互联网+”吸粉无数。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和广东省博物馆7家博物馆(院)集体推出的“博物馆抖音创意视频大赛”中,文物们唱起歌、跳起舞,发出了专属自己的声音。故宫也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设备,打造出了“数字故宫社区”,全方位展示故宫博物院在古建筑修缮、藏品保护、观众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播等各个方面的最新进展、最新成果。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