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数字地球”将打造时空双重维度的新基建通过手写学习效率更明显研究指出亚马逊雨林碳吸收能力已达临界值首次突破 研究人员成功将脑波转换成文字
第07版:科技创新·项目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数字地球”将打造时空双重维度的新基建
通过手写学习效率更明显
研究指出亚马逊雨林碳吸收能力已达临界值
首次突破 研究人员成功将脑波转换成文字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7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次突破 研究人员成功将脑波转换成文字

葛思

  近日一篇科学论文称,美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台神经义肢设备,首次成功将一位瘫痪男子的脑波翻译成了完整的句子。

  在过去,这个领域的研究一般是由电极来读取脑波,从而发展出能够让使用者拼出字母的活动义肢。而现在,这个新方法可以提供更快速且更具组织性的沟通。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工程师大卫·摩斯说:“这种方法能为严重瘫痪或患有语言障碍的人群发声,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科技里程碑。”

  该研究团队将这项新研究称为“手臂与声音的大脑—计算机界面修复”,其受试者是一位36岁的男士,他在20岁时中风,虽然认知功能仍然保留完整,但造成了他产生发音障碍,无法清晰地说话,只能在屏幕上点选字母以进行沟通。

  研究人员首先做出了受试者日常生活必备的词汇库,包括“水”“家庭”“好”等共50个词,接着通过手术,将一个高密度电极植入其语言运动皮层。在接下来几个月中,当受试者尝试说出这50个词时,研究团队便记录下他的神经活动,并使用人工智能来分辨其中的细微模式,并将这些模式连结到每一个词组上。

  研究人员向他提出问题,比如“你今天怎么样”“你想要喝点水吗”,针对这些问题,受试者给出例如“我很好”“不用,我不渴”的回应。最后,系统以每分钟最多18个字的速率进行译码,得出的平均准确率高达75%。

  受试者的神经外科医生艾德华·张说:“这是我们第一次成功地从一位瘫痪且无法说话的人的大脑活动中直接译码出完整的字句。”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