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新一代舱外服全方位保障航天员出舱安全丝绸废料能制成新型抗菌材料我国科学家创造现场光纤量子保密通信新纪录世界气象组织确认南极大陆气温创新高
第07版:科技创新·项目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新一代舱外服全方位保障航天员出舱安全
丝绸废料能制成新型抗菌材料
我国科学家创造现场光纤量子保密通信新纪录
世界气象组织确认南极大陆气温创新高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7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一代舱外服全方位保障航天员出舱安全

章文 占康

  7月4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和汤洪波身着空间站舱外服共同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了舱外活动相关设备组装、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这次长时间的空间出舱活动,也验证了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巨大成功。

  保证航天员安全进行舱外作业

  舱外服,顾名思义,是指航天员离开母船,走入外太空或其他星球时所穿着使用的个体防护装备,根据使用环境又分为轨道出舱舱外服和星际舱外服。

  航天员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张万欣介绍,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无论是原材料、设计,还是确定实验方案、验证总结再改进,都是自主研发,比起“神七”任务中翟志刚穿着的舱外服,此次“神十二”任务航天员所穿的新一代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在使用寿命、工效性能、出舱活动时间、安全可靠性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

  张万欣表示,舱外服为航天员提供安全有效的环境防护、密闭空间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相当于一个小的飞行器。但与一般飞行器不同的是,舱外服有着独具特色的重要功能——工效保障。换言之,就是需要保证航天员在穿着舱外服的条件下,能够完成舱外活动任务。

  五大功能满足更高要求

  空间站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属于轨道的出舱活动,所面临的是300~450km轨道高度的空间环境,也就是真空、失重、以90分钟为周期的±120℃左右的冷热交变,阳照面和阴面温差巨大,甚至还有微流尘/碎片和空间辐射的危险。因此,航天员必须穿戴复杂的舱外服进行舱外作业。

  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下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舱外作业,舱外服需具备环境防护、生命保障、工效保障、通信保障和安全保障五大基本功能。此外,由于失重,空间站舱外移动基本依靠上肢完成,所以对舱外服软结构适体性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空间站舱外服属于轨道基舱外服,也就是舱外服运送入轨后不再返回地面,寿命周期内通过在轨维护与维修,保证状态良好,完成出舱活动任务。”张万欣说,针对空间站任务出舱活动需求,舱外服在“神七”研制的基础上,改变了结构布局设计,提高了服装的寿命和人服能力,“具有使用时间更长、安全可靠性更高、机动灵活性更好、测试维修性更强的特点”。

  130公斤舱外服穿脱仅需5分钟

  张万欣表示,新一代空间站舱外航天服选择的是全软式结构,经过设计,一套舱外服可以通过尺寸调节后,满足身高1.6米到1.8米的人穿着,还能根据航天员的体形进行调整,满足所有航天员穿着适体,大大减少了上行载荷的重量和空间站空间的占用。虽重达130公斤,但穿脱方便快捷。经过训练的航天员可以做到在5分钟左右就完成穿脱,最快三分钟可完成。

  据悉,舱外航天服在工艺上复杂且精密,仅做一副舱外航天服下肢限制层就需要260多个小时,而装配一套舱外服则需要近4个月。

  “舱外航天服可以把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恶劣环境隔离开来,并向航天员提供一个相当于地面的环境。舱外服在背部装有提供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各种条件的便携式生命保障系统。”张万欣表示,舱外服中饮水管的旁边,有一个放置食物棒的长孔。航天员只要一伸嘴,就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食品。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