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德尧在山西赵庄草芳项目部现场。(受访者供图) |
人物名片
刘德尧,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矿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正高级测量工程师,第三届重庆市安全生产专家,重庆综合评标专家,重庆财政采购评标专家,国家科技专家,中级爆破工程师,中国认证认可协会QMS审核员。
在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里,有一个在岗位上坚守了37年的身影在不停忙碌着,他就是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德尧。
1984年6月,刘德尧从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测量专业毕业之后,就一直从事着矿山、公路、市政、房建等施工技术及管理工作,在谈及自己多年的科研经历时,刘德尧总有说不完的话。
据刘德尧介绍,目前所在的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即原“四川煤矿建设第九工程处”,是隶属于重庆国资委-重庆高速公路集团-巨能集团的国有企业,是一家具有56年历史的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施工企业,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煤炭行业矿建工程施工企业前列,2018年获得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1984年还不到20岁的刘德尧本科毕业后,一直在该单位从事工程技术服务及管理工作。后来刘德尧为了更好地从事公司矿建施工及技术研究工作,选择攻读矿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连续几年,边工作边学习成了生活常态。除了在本职工作中殚精竭虑外,在技术钻研和科技项目研发方面,他也在不断创新。
“作为基层科技工作者,要从自己的岗位做起,不断创新,勇攀高峰。”刘德尧告诉记者,科研经历中最难忘的一个项目莫过于在21岁时首次由他牵头组织实施的贯通测量项目。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即国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初期,刚大学毕业的刘德尧服从组织安排由重庆奔赴山西一项国家重点煤矿建设工程。在这次建设过程中,工程需要实施副斜井和800米深立井开拓的风井间贯通,贯通点位于井下南北运输巷道段内,贯通距离即沿着设计项目闭合的距离,超过了10千米。
“那时测绘业使用的仪器主要为传统经纬仪、水准仪和钢尺实施外业,内业工作最好的就只有带函数的计算器,为测绘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当时,在测绘业由于贯通工作失误导致不能贯通而产生负面影响的案例也有很多。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最终还是成功完成了任务,最后经测量平面和高程贯通误差分别为3.5厘米、3厘米,该精度远小于规范和误差预计值。”刘德尧回忆道。
之后在多个井工矿项目中,刘德尧对设计方案提出了修改建议并得到设计方采纳。1990年10月,刘德尧获得了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登上了天安门,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这种成就与经历对刘德尧来说是难以忘记的。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目前,刘德尧正带领着公司科技人员,与高校合作“水压爆破技术在煤矿巷道施工中的应用”项目,当下该项目已经开展到第二阶段的工业性实验。刘德尧表示,未来自己将会做好手上的每一个项目,做好岗位事,为国家科技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