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勒特古城  穿越千年的繁华山西加速晋国都城遗址考古勘探作废声明作废声明
第13版:科技生活·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达勒特古城 穿越千年的繁华
山西加速晋国都城遗址考古勘探
作废声明
作废声明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勒特古城 穿越千年的繁华

  日前,从新疆达勒特古城遗址考古项目传来消息,考古人员在内城、外城遗址发掘中有了诸多新发现,出土的遗物中既有来自中原地区的瓷器,也有来自海边的贝壳,证实了在辽-元时期达勒特古城作为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贸易交流繁盛。

  “隐蔽”的庄子

  达勒特,蒙语意为“隐蔽的庄子”。达勒特古城,又称达勒特破城子,位于新疆博乐市东南37公里的破城子村北缘,总面积达250万平方米,坐落在博尔塔拉河与大河沿子河交江之处的黄土台地段上。整个古城被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干枯河分为两部分。

  从地理位置看,在历史上地处唐代西域丝绸之路北路的中段,其东北与阿拉山口遥遥相望,可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及中国境内的塔城、阿尔泰,西南可逾金山、本岭,沿赛里木湖穿果子沟可通月城和伊犁河,直达中亚,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初步勘察,现有遗址以干枯的河床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最宽处约400米,总面积约19万平方米。 

  遗址分内外两重城,外城南墙东西长约450米,土夯筑,每层厚10~12厘米不等。墙基宽约3米,残存最高处约3米,中段有一段宽5米的缺口,可能是外城的城门。南墙外约50米处,有一条宽约20米的护城河,自西向东,与遗址东侧的河流相通。

  城门偏东残有一处土坯砌台形建筑,可能是瞭望台或窗楼。西墙大部分坍塌成破状。仅北部墙存一段约30米长、不足一米高的残垣。西墙外偏南有火烧的痕迹,是宋军做饭的地方。内城位于遗址北部偏西,每边长约80米,四边基本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构与外城相同。城墙残高3~5米。西北墙濒临河岸,南北墙可见马面遗址,城门为东北向,瓮城的痕迹依稀可见。

  东部遗址沿河岸布局,长约1000米,宽约300米,这部分遗址现基本成为现代居民区。现在遗址偏南地方仅有三间房屋建筑。遗址北侧是墓葬区。1987年5月当地居民建房时,掘十数副人首,金币数十枚。

  河床西岸遗址,西半部三面环水,城墙矗立,据于河岸高地。地表散布大量夹沙红陶片,陶片组合以大型瓮类器物为多。东半部则地势平坦,遗址环河岸布局,不见城垣,地表散布大量灰陶片,红胎采自陶片、酱色采自碗碟瓷的残片,以灯罐类为多。出土有金、银、铜带、铜盒、铜炉等文物。金币最大重10.5克,最小重5.1克。其中一枚正面中央第一行有地名“阿力玛里”,银币最大重2.3克,铜币最大重2.4克。

  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物上的铭文以及钱币资料,专家初步认为该古城东西部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河西遗址较早,可能是唐代遗址,有人认为是唐代双河都督府都在地。河东遗址较晚,可能是西辽时建,其下限可到明代初期。也有的学者认为东西本是一座城,由于河流改造冲刷形成两部分,建于西辽,废于元末明初,有待进一步考证。

  发现神秘火道

  2016年起,新疆考古人员对达勒特古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党志豪说,在内城东南角,考古人员发现了三间近100平方米的砖构居址,地面和墙壁由石灰、黏土、沙石等混合材料进行了防水处理。

  考古发现,居址底部有完整的火道,火道的一端是火门和炉膛,另一端是烟道。这种结构很像今天农村的炕和人们居住的地暖房,“这三间居址是内城废弃后建造的,它的性质和用途还有待研究确认。”党志豪介绍。

  在外城,发现了规格较高的土坯和夯土遗迹,在房屋基址附近发现有陶排水管,一段段套起来,一段有40~50厘米长。

  此次的考古活动,也让这座古城的全貌更加清晰。在对古城1.5万平方米的勘探发现,外城的西、北、东三面均无城墙,南侧、西侧有护城壕,壕沟宽13至22米。城址南部有3处烽火台台基遗存。内城的四面筑有马面作为防御设施,城址内四边有灰坑、房址等遗迹。

  考古人员对内城北部、东南角、瓮城和外城东北部试掘,揭露房址、灶址、灰坑、柱洞、墙体等各类遗迹百余处,出土了陶、石、铁、铜、骨等各类小件遗物近300件,发现大量动物骨骼。

  外城发现来自中原的影青瓷、钧瓷等典型遗物,根据地层学和类型学推测,其主体年代应在蒙元时期,内城的建筑年代早于外城,部分陶器具有辽代的风格,内城的年代可上溯至西辽或更早,废弃后经多次延续使用。

  此外,城址内发现大量冶炼铁、玻璃等的炼渣,证明城内存在较发达的手工业。

  证实孛罗城所在

  “达勒特古城遗址2021年度的考古工作已拉开大幕,目前正在对古城外城南门和道路进行探测、清理和发掘。根据地层与土质的初步探测,这里很可能是古城各个时期使用的道路。”4月24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馆员、达勒特古城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侯知军告诉笔者。

  24日,笔者在达勒特古城遗址现场看到,考古工作者正在用洛阳铲在达勒特古城外城进行钻探作业,并用白灰做出明显的纵向横向网格状标记。

  在外城南墙,考古工作者也正在进行清理工作,可以明显看到这里有经过火烧的倒塌堆积和残存的陶瓮。“2020年我们确认了外城的南门,目前已大体确定该门道最初宽约5米,门两侧有残存的墩台结构,这为进一步探索外城道路提供了指引。”侯知军说。

  侯知军说,结合目前的考古发现,达勒特古城应为宋元时期喀喇汗王朝、西辽、察合台汗国时段的西域重镇,即为文献记载的“孛罗城”所在,是西域地方政权具有浓厚中国一体意识的实证,也是古丝绸之路繁盛的见证。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