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智慧农业已成为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我市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农科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周蕊。
周蕊认为,在智慧农业中数据是关键,应以“数据—知识—决策”为主线,构建三大体系,解决数据从何来、如何处理、怎么用的问题。
一是加强精准感知和数据采集技术创新,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农村信息采集技术体系。通过开展数据采集、输入、汇总、应用、管理技术的研究,提升原始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
加快推进满足农业农村需求的专业遥感卫星研发,突破无人机农业应用的共性关键技术,实现重要山地农业资源环境、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跨区域、全要素、多层次的数据采集。
二是加强数据挖掘与智能诊断技术创新,构建农业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技术体系。重点加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农业、大数据认知分析等战略性前沿性技术的超前布局。
通过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集成农学知识与模型、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研发动植物生产监测、识别、诊断、模拟与调控的专有模型和算法,实现农业生产全要素、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诊断。
三是加强精准管控与信息服务技术创新,构建数据赋能农业农村智能化决策与管理技术体系。重点是加强农业农村专有软件与信息系统的整合集成研究,研发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农产品可信追溯系统等;提升智能装备自主研发能力,创制一批农业智能感知、智能控制、自主作业等智能装备;进行数字农业标准规范研制,建立数据标准、数据接入与服务、软硬件接口等标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