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让中国蚕桑业走上“新丝绸之路”
第03版:党的旗帜在科技界高高飘扬
上一版 下一版  
“无创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
让中国蚕桑业走上“新丝绸之路”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智彪:
“无创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

重庆日报记者 李珩

    3月29日,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智彪教授(右)带领团队成员正在进行实验。重庆日报记者 崔力 摄

  “我是医生还是工程师?”日前,在重庆医科大学缙云论坛上,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医科大学教授王智彪抛给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他的答案是:“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工程师,因为创新往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

  基于这样的创新理念,33年来,王智彪坚持走原始创新之路,带领海扶医疗团队使我国在超声无创治疗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使人类医疗方式实现了“有创”到“无创”的革命性变化。

  让中国原创技术站到世界最前台

  1983年,王智彪在重医附二院当妇产科医生。那时,他遇到一名切除了子宫的患者,术后两年疾病得到好转,向他表示感谢,但当王智彪问到她的家庭生活时,她说她离婚了。

  “切除子宫,意味着不能生育,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有些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也许比疾病本身还要大。”此事深深触动了王智彪。

  如何才能实现既消灭肿瘤、又保全子宫的无创性肿瘤治疗?

  从1988年读研开始,王智彪和他的团队开始研究聚焦超声治疗技术。

  超声波在生物组织内聚焦是世界难题,超声波换能器发射面与聚焦点横截面之间的合适比值是多少?聚焦点横截面直径控制在什么范围最佳?王智彪带领团队做了上万次实验。

  1997年,王智彪及其团队在全球率先突破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治疗肿瘤的关键核心技术,1999年发明了中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器械“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并通过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市场转化,成功应用于临床。

  “熬”出来的原始创新之路

  “我们这条原始创新之路是‘熬’出来的。”王智彪说,他们前后研制了四代实验机,第一代是买理疗超声设备改装的,后来发现能量不够,又研发第二代、第三代设备,并进行了大量动物实验。

  超声波是有能量的,就像太阳光,晒久了会烧伤,超声波平均能量很低,但能量聚集起来就会有损伤。

  为了不断改进技术,王智彪带领团队每一位成员夜以继日,努力攻关,常常是早上8点进入实验室,晚上10点多才离开。

  “正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千次、万次的实验,经历失败-分析-再试验的过程,才在世界上首次建立起聚焦超声领域的基础理论体系。”王智彪说。

  治疗实体肿瘤超过17万例

  “用你们中国产品治疗病人,可能吗?”2002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面对对方的质疑,王智彪回答:“当然可能,我们在中国已做了几千例临床手术,效果都很好。”

  “在中国做一千例,不如在我这里做一例。”对方说。

  王智彪强压怒火说:“好,你们可以做。”

  手术结果让对方心服口服。经过此事后,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确认购进一台“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这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首次出口发达国家,实现了我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历史性突破。

  以牛津大学为突破口,海扶刀®设备得到欧盟CE认证,中国原创大型医疗器械获得进入欧盟国家市场的通行证。

  目前,团队研制的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JC200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CZF型超声波治疗仪等系列聚焦超声治疗设备已出口至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治疗各类实体肿瘤超过17万例。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