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鹏:沉心搞科研 致力搭平台唐华:驻乡帮扶 助力脱贫科技先锋谈
第06版:科技创新·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韩鹏:沉心搞科研 致力搭平台
唐华:驻乡帮扶 助力脱贫
科技先锋谈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3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巡礼

韩鹏:沉心搞科研 致力搭平台

本报记者 李彦霏

    受访者供图

  人物介绍

  韩鹏,中共党员,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系统集成、智慧教育先进技术与产品、智能物联网技术与设备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工作,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市特聘专家、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建有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和产业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7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8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3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6项。

  受父母影响走上研究之路

  韩鹏从小在工厂厂区长大,父母都在厂里从事科研工作。母亲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对于年少的韩鹏来说,并不明白这个奖项意味着什么,他也不了解父母工作背后的含义,只是觉得能够拿到那样的奖章和奖状在当时的厂里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后来读大学的时候,放假期间韩鹏会被母亲叫到厂里给母亲打下手,在母亲的指导下搞搞单片机编程,能看懂枯燥的汇编语言代码,也能将语言代码应用于仪表运行监控,让他对技术的应用更加充满了憧憬。从小的经历和生长环境,还有对技术的先天喜爱,他很早就决定走科研这条道路。

  韩鹏对于科研有着一以贯之的使命感,科研的经历也带给他更深的触动。21世纪初期,那个时候电脑的算力还不是很高。读博期间的韩鹏和同学有时候验证一组数据需要半天时间。经过反复尝试,他们采取的方式是白天优化算法,晚上回宿舍之前让程序保持运行,第二天一早再到实验室查看结果。他说有时候他们就会盯着屏幕等着数据跳出来,不管数据的结果是让人开心还是失望,回想起来,都是挺值得怀念的经历。

  他专注于科研,现在由于工作岗位的原因,会花很多时间在管理上,但和团队讨论研发方案和技术问题依然是最让他感到开心的事情,一以贯之的使命感和对于最终成果的期待,鼓励着他和团队不断前进。

  怎样有效提高科研成果转换率

  那么如何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呢?目前韩鹏所在的单位主要从事的是应用研发和成果转化与示范。所以如何更好地让科研人员的技术研发工作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他们一直非常关心与企业的互动,深入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寻找适用的技术,通过科研人员的开发解决实际问题。

  韩鹏还介绍道,为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这一问题,重庆市专门出台了《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对于提高我市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会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和推广,技术经理人的培育,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应该是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搭建平台惠及青年科技工作者

  在韩鹏看来,重庆市对于人才引育,特别是打造人才服务上的“软环境”,在全国应该说独具特色。从有关部门逢年过节对专家1对1的慰问,到最近出台的“英才卡”等专属服务,都让专家和科研人员感到温暖和关怀。韩鹏提到他工作的单位地处两江新区,其出台的“两江人才”十条既强调了外部人才的引进,又兼顾了已有人才的培育,是很值得借鉴的举措。

  2020年底,韩鹏加入了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并担任协会副会长一职。他恳切地谈到,协会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搭建平台,让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被更多的人和相关部门看到。同时,他期待着通过协会的平台可以让外界的目光多关注一些刚毕业不久、有创新热情但缺乏资源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他还希望将他的科研理念传递给年轻科技工作者,那就是“做科研要能沉得下心来,持续钻研,直到找到最恰当的解决方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