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车”进校园“小餐桌”带动“大文明”四川今年高招覆盖部分在岗群体我国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基本实现
第11版:科技服务·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健康快车”进校园
“小餐桌”带动“大文明”
四川今年高招覆盖部分在岗群体
我国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基本实现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餐桌”带动“大文明”
——制止餐饮浪费的校园报告单
新华社记者 李勇 柯高阳 胡浩

  如今,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了社会风尚,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风尚的养成,须从青少年抓起。

  妙招推进“光盘行动”

  午餐时间,重庆徐悲鸿中学的食堂里,初三(1)班的陈镜好有滋有味地吃着学校的午餐新品——鸡腿饭。不一会儿,餐盘里的食物就被全部“消灭”。

  “食堂往年只有基础套餐,时间久了学生会吃腻,剩饭剩菜比较多。”徐悲鸿中学服务中心主任童杰说,学校从学生营养需求出发,新增土耳其烤肉、鸡腿、鸭腿等10余种新菜品,尽量满足不同学生就餐需求,减少因饭菜质量、口味因素导致的食物浪费。“以前一个中午,食堂可以回收7至8桶泔水,现在4桶都不到了。”

  教育部今年9月制定了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学校食堂“光盘行动”,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养成勤俭节约良好习惯。

  新学期伊始,广西北海市北海中学在食堂中设置了自助添饭区,食堂师傅打饭时先按小份提供,不够吃的同学可以免费按需添饭。“这样一来,原来吃不完都倒掉的现象基本没有了。”校长杨仲林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们自觉参与到节约粮食中来,比单纯的张贴标语、喊口号效果要好得多。

  如何让一些挑食的学生做到“光盘”?一些学校拿出“妙招”:河北省临城县石城中学制定了“光盘积分制”,用餐做到“光盘”的同学每次将获得1个积分,累积起来后可以兑换饮料、水果、饭盒等奖品;西南政法大学食堂推出小份菜、半份菜、双拼菜等多种规格的菜品,还发起“光盘养成计划”,师生就餐后凭“光盘”即可获赠水果、餐巾纸等小礼物……这些做法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小小农夫”受教育

  9月初,重庆两江新区青禾童心小学校园里的稻田迎来了丰收。老师带领高年级的同学一边收稻谷、打谷子,一边讲授农业小常识。“我们希望让孩子们在收获的喜悦中亲身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真切体会到农民伯伯种植粮食的辛苦。”校长秦波说,学校利用边角位置打造了农事体验区,根据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孩子们在校园内见证瓜果蔬菜粮食生长的过程,也将爱粮节粮、勤俭节约的意识深深地种在心里。

  教育部提出,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把勤俭节约内容有机融入教育环节之中,让节约教育在学校随处可见,营造浓厚氛围。

  在重庆,当地教育部门分学段编印《勤俭节约伴我行》专题教育电子读本,免费提供中小学使用,学校将节约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2至3次与学龄段相适应的勤俭节约体验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社会实践、问题调查和研究性学习。

  华家小学是位于吉林省农安县的一所乡镇学校。新学期的第一次升国旗仪式上,学校将勤俭节约作为宣讲主题,这样的做法已经延续多年。学校还开辟了一处小菜园,每个班级都有负责的地块,同学们在里面种了大葱、黄瓜、西红柿等常见蔬菜。

  “快看,我的土豆开花了!”“西红柿都红啦!”……每到课余时间,同学们会跑来看看蔬菜的生长情况,成就感满满。学校大队辅导员孙金丽说,老师们还会留一些“特别”的课余作业,让孩子们帮着父母在家种菜,与同学们分享劳动的感受。

  除了开展校内劳动活动,一些学校还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体验实践活动中,爱粮节粮、勤俭节约意识不断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节俭新风浸润校园影响社会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广西南宁市月湾路小学,食堂餐桌上摆放着同学们在美术课上动手制作的台卡,简明的标语配上精心设计的图画,美观大方。“这样既是美化了就餐环境,也是同学们对节约粮食许下的承诺。”校长李梅说,台卡摆上餐桌后,学校食堂的剩饭剩菜大幅减少,同学们还将节约粮食自觉延伸到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

  “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学生们从认知到认同,再到逐渐内化为行为习惯,校园崇尚节约的良好风气日渐蓬勃。

  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爱粮节粮的新风尚不仅浸润校园,也对家庭和社会产生带动效应。“经常有家长反馈说现在外出吃饭,在孩子的坚持下,都会打包剩菜剩饭。”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杨浪浪说,如今很多学生成为家庭节约用餐“小监督员”。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新慧谷学校一年级学生董凇铭放学回家,带回了午餐吃剩下的水果和鸡腿。董凇铭的妈妈说,自从上学后,孩子每天回家都会主动谈起中午吃了什么,吃不完也会把剩下的饭菜带回家,孩子还会将学校里学到的珍惜粮食的故事和诗词讲给她听。周末家里出去聚餐,有时大人忘记了,但孩子会主动提醒服务员打包。

  “叔叔阿姨请听我们说,农民伯伯种田不容易,让我们一起爱惜粮食……”下午放学时间,沈阳市大东区和睦路小学的十多名“小小志愿者”走进沈阳黎明广场地铁站,他们手举宣传海报,向来往市民推广节约粮食和“光盘行动”的理念。践行节约,孩子们正在用行动影响社会。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