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城”AI CITY长啥样智慧城市将迎来四个阶段
第04版:科技新闻·解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未来之城”AI CITY长啥样
智慧城市将迎来四个阶段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部(重庆)科学城“云谷”设计方案出炉
“未来之城”AI CITY长啥样

重庆日报记者 杨永芹

    西部(重庆)科学城“云谷”效果图。(特斯联供图)

  9月23日,光大集团旗下特斯联正式发布了重庆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未来之城——西部(重庆)科学城“云谷”设计方案。那么,这个“未来之城”AI CITY到底长啥样,它如何设计?特斯联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艾渝对此进行了解读。

  早在今年4月3日,重庆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正式落户重庆高新区,投资约200亿元,将打造成中国乃至全球顶尖的科技创新示范区和智能化时代未来之城。

  艾渝表示,未来,西部(重庆)科学城“云谷”将是全国首个世界级AI CITY(人工智能城市)样板:拥有最完整的5G城市智能生态,建有首个机器人友好园区,建设超大的步入式屋顶花园,将成为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赛博空间、碳中和低能耗社区。

  特斯联最早提出了“城市进化论”。西部(重庆)科学城“云谷”是特斯联牵手世界顶级建筑事务所丹麦BIG的首个合作成果。“双方将会把最先进的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和最先进的城市空间设计理念完美融合。”艾渝表示。

  西部(重庆)科学城“云谷”与传统城市不同,这里将是一个数据驱动智能体,这里硬件、软件数据化程度将达到90%,每一个节点都在产生数据,数据将成为城市的生命动力。通俗地说,城市不会随时间变老、变旧,通过互联可以实现智能迭代升级。

  “打个比方,未来这个人工智能城市就像是一部智能手机和一辆智能汽车。”艾渝强调,它将以“城市实体和硬件单元+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应用生态”的复合交互为驱动,通过空间下载技术方式塑造出可迭代升级、具有呼吸感的城市智能化全新模式,引领全球智能城市升级。

  这里,基础设施变得更灵动、更智能,实现了统一调度、智能响应、拥有空间下载技术远程升级;丰富的城市组件、高适配度的场景,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及不同行业合作伙伴的开放共生平台为人工智能城市提供长期可持续的运营生态。

  “这些具备未来科技感、弹性可延展、机器人友好的基础设施为其构筑起互联互通的硬件物理承载。”特斯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总线到硬件、从物联空间到存储及运算分步等都是全新的,可以更好地服务机器人、无人业态、智能操作系统、新一代先锋消费者等。总之,“硬件+软件+生态”三原色将渲染出其与众不同的魅力。

  千人千面的城市操作系统是确保人工智能城市可进化的底层软件支撑。西部(重庆)科学城“云谷”中,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可以把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无缝连接,让孤立系统相互融合的产业平台,基于空间下载技术化最终驱动城市智能服务全面革新。

  智能城市操作系统拥有100多个城市组件,在一体化安全架构中,可以实现人工智能城市中各种生态、场景、产业、服务、内容的有序植入,最终实现城市的自我进化与成长。

  据介绍,西部(重庆)科学城“云谷”纳入了很多设计创意。在设计时,将重庆山城主要的风景元素——山和谷纳入其中,并植入花园和建筑的元素。如数字庭院,除了机器提供全场景服务外,景观本身也是全智能的。树可以根据人的需求,自动移动到马路一边,或变大或改变形状;办公区域,感应器可以监测温度、湿度等元素,无论是春夏秋冬,整个办公环境都更加智能、舒适;文化庭院,通过对环境的控制,创造细雨彩虹的视觉观感。

  相关链接>>>

  全球在建的智慧城市典型案例

  人工智能城市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全世界发达国家都在投入巨资进行打造,目前正在打造的智慧城市主要如下。

  日本 Woven City

  丰田在日本总部打造Woven City(编织城市)。在这个城市里面,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日本漫画里的人物都将出现。

  编织城市将聚焦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等,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化城市。同时,即该城市将建造三条不同类型的道路,分别供不同速度的机车以及新能源汽车使用。

  美国 丹佛市

  松下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将打造一个未来智慧城市的场景。目前,已开发了“Road X”系统,旨在通过打造促进车辆和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通讯来减少交通事故。“Road X”可基于实时交通模式给出最优导航路线建议,也可创建“虚拟护栏”,当驾驶员偏离车道时发出提醒。

  阿联酋 迪拜未来之城

  阿联酋迪拜正在打造未来之城,目前第一期已经建成,就是世博会的会址。它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驾驶,包括车路协同、智慧能源、绿色、太阳能、机器人等新科技。

  (资料整理 重庆日报记者 杨永芹)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