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有氧、无氧运动各有“专攻”秋季养生要有针对性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全病程管理体系
第15版:科技生活·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有氧、无氧运动各有“专攻”
秋季养生要有针对性
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全病程管理体系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氧、无氧运动各有“专攻”

  说起运动,有的人喜欢健步走、跳舞或瑜伽,而有的人则喜欢举哑铃、玩器械……看似都在运动,但这些不同形式的运动却因“供能方式”不同,有着“有氧”与“无氧”之分。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选择,才能有益身体健康呢?

  有氧和无氧运动有何区别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截然不同。当运动强度比较低时,耗能相对较小,氧气有时间被输送到组织细胞中进行代谢,通过燃烧脂肪满足人体能量需要,这种运动就是有氧运动。通常,能长时间进行的运动都是有氧运动,如健步走、慢跑、游泳等。

  相反,当运动非常剧烈,或是急速爆发时,如举重、百米冲刺、短跑等,机体在瞬间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氧气此时来不及到达细胞中参与燃烧,有氧代谢很难满足身体强大的耗能需求,于是体内的糖就会进行无氧代谢,以迅速产生大量能量进行补充,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就是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的4大好处

  防止心脏损伤:有研究显示,从事高强度有氧运动能让左心室功能明显提高,有助于防止心脏主动脉硬化。

  促进肠道健康:有氧运动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这些微生物可对炎症发挥作用,而炎症是肠道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改善胆固醇水平: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增强记忆力: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研究发现,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女性每周进行2次有氧运动(散步和游泳),其大脑中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海马体体积明显增大,记忆力增强。

  无氧运动的3大好处

  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无氧运动对增加肌肉的耐力和速度方面的提高贡献很大,其中有氧训练对增加骨密度效果不大,而属于无氧运动的力量训练增加骨密度效果更好,更能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提高身体免疫力:无氧运动过后,损伤的肌肉的修复和乳酸的代谢消耗脂肪,增大肌肉和脂肪的比率,增加肌肉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因此相比有氧运动,其减脂效果,并不体现在“运动时”,而是体现在“运动后”,达到即使不运动,也在“减肥”的效果。

  锻炼肌肉:无氧运动速度过快和爆发力过猛,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这种运动会在体内产生过多的乳酸,导致肌肉疲劳不能持久,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无氧运动是一种锻炼肌肉让身体变得更强壮的运动方式。

  有氧无氧因人而选

  需要提醒的是,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并没有绝对界限。人在锻炼时,不会从一种代谢状态突然转换到另一种状态,多数情况下两者是重叠存在的,只不过强度小时多为有氧代谢主导,强度大时多为无氧代谢主导。尽管如此,想要获得最佳健身效果、避免运动损伤,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应有所侧重。

  青少年

  该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光靠体育课很难满足锻炼量,建议每天至少做够60分钟的身体活动,以有氧、无氧运动结合为主。

  中壮年

  成年人工作忙碌,运动时间少,但建议每周至少完成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可在此基础上,每周增加1~2次器械训练。

  老年人

  年龄大了,身体各项机能下降,运动更加困难,但还是应坚持每周3~5次的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活动能力较差或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选择相对温和的锻炼,如健步走、打太极等。此外,还要注意做一些能锻炼平衡能力和防跌倒的活动,如游泳、跳舞等。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尽量选择以快走、慢跑或是游泳为宜。其次,一些活动量较小的运动项目,比如台球、高尔夫球、门球等,都适合老人做有氧运动,既能锻炼心肺功能,又能保持肌肉力量处于一定的刺激状态下,有益身心。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