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富拉开向数字经济转型序幕硬举措力推15种新业态新模式
第03版:科技新闻·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渝富拉开向数字经济转型序幕
硬举措力推15种新业态新模式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7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延伸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出台《意见》提速数字经济发展
硬举措力推15种新业态新模式

  据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安蓓 王雨萧 张璇)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公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亮出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硬举措,按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进键”,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

  新出台的举措重点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个体经济支持自主就业、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探索多点执业、共享生活、共享生产、生产资料共享及数据要素流通。

  “疫情期间,在线办公的认知和普及至少加快3年。”阿里巴巴钉钉CEO陈航说。据测算,全国智慧城市投资空间达万亿元级,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超过4500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力、强大的拉动效应,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允许购买并适当使用社会化、市场化在线课程资源;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推动完善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印章;构建政企数字供应链提升数字化治理……意见中,一系列“高含金量”政策为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清障。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意见明确了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方向——培育面向工业、农业、交通、物流等领域的产业平台化发展生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转型;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中小微企业联动机制,帮助中小微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发展基于新技术的“无人经济”……“围绕创造生产要素供给新方式,文件中作出的这一系列安排,对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说。

  数字化大潮中,就业模式从传统的“公司+雇员”向“平台+个人”转变,为劳动者提供了低门槛、多元化创富机会,一批有创意、有能力的“新个体工商户”快速成长,为梦想插上翅膀。

  意见提出,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积极培育新个体,支持自主就业;大力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强化灵活就业劳动权益保障,探索多点执业……为互联网时代的个人职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数字经济大潮下,社会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不断催生新业态,一批新职业应运而生。疫情期间,一些行业受影响严重,新就业形态显现强大就业吸纳能力。重庆一家名为“猪八戒网”的人才共享平台上,灵活用工人数增长200%至300%。“鼓励新个体经济等就业新模式,既是保就业之举,也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关键选择。”“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说。

  15种新业态新模式

  ●在线教育

  ●互联网医疗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无人经济”

  ●共享生活

  ●共享生产

  ●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

  ●产业平台化发展

  ●培育新个体经济支持自主就业

  ●“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

  ●线上办公

  ●数字化治理

  ●探索多点执业

  ●生产资料共享

  ●数据要素流通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