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战乱,西汉政权脱颖而出,继承了秦创建的庞大帝国,但也遭遇自秦以来不断加剧的北方边患。整个汉朝时期对长城进行了多次修筑,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条长城,它东起辽东,经阴山,河西走廊,向西延伸到新疆,同时在阴山以北为加强防御,增修了两道平行的外长城,全长1万多公里,是中国历代修筑的最长的长城。
境上之门
军事交通系统
汉代长城亦称塞、塞墙,在西北地区比秦长城区域有所扩大。绵延在祁连山北麓、横贯河西走廊1000余公里的汉长城,西从今新疆罗布泊到甘肃敦煌县玉门关以南,沿疏勒河南岸进入安西县,然后向东到金塔县境。在金塔县,长城分北、南两路。北路沿额济纳河北上,直到内蒙古的居延海;南路从金塔东南行,经高台、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等县市,直到永登西(古令居)。此呈横“丫字状”的汉长城,因主要在河西走廊区域,故也称“河西走廊长城”。
汉长城除了是军事防御系统外,本身就构成一种军事交通系统。长城沿线即“北边”多次有高等级交通行为的记录。如汉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左将军上官桀巡行北边(《汉书·昭帝纪》);新莽始建国三年(11年)“遣尚书大夫赵并使劳北边”等。帝王亲自巡行“北边”的记载,也体现了“北边道”较好的通行条件。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夏,“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颜师古注引刘攽曰:“予谓治阻险者,通道令平易,以便伐匈奴耳。”也涉及长城与内地的交通情况。并且当时的丝绸之路分为南北二道,二道经过的地方基本上就是长城或者关亭、障、烽燧修筑处。
隔绝胡羌
丝绸之路保畅通
据《后汉书·鲜卑传》记载,蔡邕曾上书:“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文中指出了长城“别”“异”层面的隔绝作用。《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隔汉道焉。”霍去病的河西大捷,打破了这一格局,并由此实现了隔绝“胡”“羌”的战略优势。
《汉书·地理志下》也指出:“初置四郡以通西域,隔绝南羌、匈奴。”河西长城的经营,对敌方的通路务求“隔绝”,对“以通西域”的“汉道”,则力保通达。在丝绸之路的许多路段,长城起到了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的作用,河西地区尤为典型。
从居延汉简的相关材料看,当地烽燧等许多防卫建筑确实都很靠近交通要道。由简文所见“通道厩”“临道亭”“道上亭”“道上亭驿”“道上塞”“道上燧”“当道田舍”等字样,可知长城烽燧障塞及军屯据点,保护着“道”,即“汉道”。据《后汉书·西域传》论曰,当时长城一线,“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是汉代“立功西遐,羁服外域”,实现“兵威”“肃服”的基本策略。丝绸之路就是在这样的军事背景下实现了沟通东西文化的效用。河西长城军事设置与丝绸之路的这种“当”“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长城保护“汉道”“大道”,是丝绸之路畅通的重要保障。
伟大创举
柴草沙石构铜墙
汉长城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高大威猛。从空中俯瞰,敦煌一带的汉长城甚至像一条普通的地埂子。
走近汉长城就会发现,长城的墙体都是用当地的沙石和芦苇夯筑而成的,连一块砖都没有,就是一层沙石压一层芦苇;也有一层沙石压一层胡杨或者红柳、罗布麻的,都是就地取材,层层叠压,碰到什么柴草就用什么柴草。它的名字又叫“苇墙”。
当纤弱柔软的苇草和沙石交替叠压,在当地盐分极高的碱水凝结下,它们都焕发出惊人的力量。柴草变成了钢筋,沙石变成了混凝土,汉长城变成了铁壁铜墙。
不用一砖一瓦的沙石夯墙,历经2000多年风吹日晒依然耸立。这真是一道充满了大智慧的墙,是中国古代长城的伟大创举。
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考察完敦煌境内的汉长城后曾留下这样的文字:“当我看到我对面的一段墙体,即使再架上一门现代野战炮对它也可能没有多大影响时,我不禁对古代中国工程师修建这段长城的技术深感钦佩,而且也对他们修筑临时堡垒的技术深感钦佩。我非常怀疑从那时甚至到现在,还有其他什么人能够建造一项在持续不断的外力侵蚀环境下能够存在2000多年的工程。”
汉长城始终贯穿着一种威加海内、气吞八荒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一种醉卧沙场、马革裹尸的壮烈,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