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千余里的齐长城横亘在齐鲁大地上,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齐长城作为齐国一项巨大的综合防御体系,见证了诸侯雄起、竞相攻伐的春秋战国风云。它不仅是国内最早的长城,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长城,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A 军事设施 千里齐长城
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备边境,完要塞,谨关梁,塞蹊径”,各诸侯国在原有关隘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防御工事,驻兵御敌,长城便是各诸侯国保卫疆土的重要防御设施。齐国,公元前1046年建立,历经姜齐、田齐两个时期,公元前221年灭亡,历时800余年。齐国以工商立国,是先秦时代工商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齐国的富庶容易招致其他诸侯国的侵略。因此,齐国修建长城既有构建与他国间商贸交往秩序的需要,又是为了防御战争。
齐长城的修筑受到地缘政治、地理环境的影响。谋士苏秦将齐国列为“四塞之国”:“齐南有泰山,东有琅琊,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四塞”即以山河为天然屏障。淄潍平原是它的腹地,环绕淄潍平原的西南、北面和西北面,有两条大河,即清济浊河;东面、东南面和东北面,是小海和大海,即今天的渤海、黄海;南面有一条连贯性很强的泰沂山系横亘东西,就像一道大院墙。所以齐国在地缘政治上相对独立,战略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自西向东,齐长城防御的国家,春秋时期分别为鲁国及晋、吴等盟国,莒国及晋、越等盟国;战国时代,则主要抵御三晋和楚国。
B 因地制宜 奇匠夺天工
齐长城的修筑体现了齐国人利用自然地理优势的理念,最早的西段齐长城大约修筑于春秋晚期,很可能是利用古济水堤防再筑墙加固形成。战国中期,楚国北上,齐国南部形势紧张。在交通路口和关隘上筑工事,建要塞的防御战术已经不能适应新出现的骑兵作战方式,于是全线防御的战略设想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在这一时期,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有余里。齐宣王所做的是国防线上拾遗补缺工作,以前不需设防的高山长岭上有些地段山高坡陡,地势险峻,就以山代城;需要筑城的地段土少石多,便就地取材,以石砌城。由此形成了山地防御、济水防御、东海防御连为一体的齐长城防御战略结构。山地防御的重点在于长城所经的各关隘和谷地,这些关口都设立要塞,长城高且厚,有城门,且配备戍所、武库、烽火台等,敌人很少能突破这些山地的关隘要塞。
综观齐长城的建筑结构设计,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就地取材的特点,故而现今所见长城不是整齐的统一设计,而是多因山势和河堤渠防而筑,平地、河流、低谷处重点设防,以确保进出方便,能攻易守。
C 防御至上 齐人兵家文化
齐长城同样体现了齐人的兵家文化和军事思想。以孙武和孙膑为代表的齐国兵家,其兵法思想的核心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他们首先强调的是防御,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孙子兵法》有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齐长城正是在这一军事理论原则指导下兴建的。
在齐国的防御体系中,齐长城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齐长城是由长墙、关城、障堡、烽燧以及长城内外的军事重镇等有机构成的立体防御体系。它将整个齐国的东南、正南、西南三个方向完整地圈了起来,使原本流动的战场变成较为固定的战线。齐长城的军事功用体现在:第一,和平时期,为齐国节省大量的戍守兵力;其次,战争时期,可以有效迟滞战火向齐国腹地蔓延,赢得调动兵力、组织防御的充裕时间;第二,使齐国军队先处战地以主待客,以逸待劳,有效打击屯兵于坚城之下的敌军,歼灭其有生力量;第三,即便防御失败,也为齐国坚壁清野、撤退转移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第四,齐军可以依托长城防线主动出击,建立前沿据点和防线,实现积极防御的战略目的。
齐长城作为全局性、永备性的军事战略工程,是齐国最为重要的一道防线。战国时代的楚国货币于齐长城以南屡有出土,而长城以北却没有发现,被学界视为长城防御成功的一个旁证。战国时人论及齐国南部国防屏障时,总要提到长城巨防。如《战国策·秦策》中张仪云:“(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长城不仅有力保卫了齐国的国家安全,还是齐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纽带,塑造了齐国对外开放的传统格局。齐长城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是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波澜壮阔的中国长城建筑史是由齐长城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