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喷射机器人可执行危险灭火任务全球首个“濒危物种AI守护官”上线中国围棋队与人工智能“绝艺”再续新缘新型折纸软体机器人可以像瓢虫一样飞翔
第12版:科技服务·AI
上一版 下一版  
新型喷射机器人可执行危险灭火任务
全球首个“濒危物种AI守护官”上线
中国围棋队与人工智能“绝艺”再续新缘
新型折纸软体机器人可以像瓢虫一样飞翔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球首个“濒危物种AI守护官”上线

映寒

  长江白鲟、尼维斯稻鼠、爪哇犀牛、阿拉伯鸵鸟、台湾云豹、爪哇犀牛……灭绝动物的名录已经越来越长。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出于人类的情感,更是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这关乎人类自身的生存。时至今日,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课题,这不仅要加强宣传教育,更要利用科技的力量。

  因此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这一天里,百度飞桨与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简称IFAW)联合发布全球首个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击野生动物制品非法贸易的平台——“濒危物种AI守护官”, 运用图像识别模型辨识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图片信息,从而阻击网络渠道上的野生动物非法交易。

  已筛查25万图片信息

  基于IFAW提供的约10万张动物制品图片的基础数据,飞桨团队经过5个月的反复测试、标记和优化,第一阶段,大象、老虎和穿山甲三个物种的相关制品图片已经被纳入“濒危物种AI守护官”的识别范围,目前识别准确率已达到75%左右,这为IFAW提供了切实帮助。截至目前,已累计协助筛查近25万图片信息,准确识别出3348幅目标野生动物制品图片,追溯到807条非法贸易广告。

  人工智能对野生动物的识别在社会上虽已经有实践和应用,但经过加工后的野生动物制品的形态、颜色、光泽却千差万别,且可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原始数据量级也比较有限,这些不利因素为系统的研发和准确率的提高带来很大挑战。

  与此同时,近年来一些非法卖家越来越多地使用图片、短视频、直播平台等传统方法不易监测到的形式发布非法信息。IFAW在2019年对某网络平台一个月的信息发布状况的研究中发现,在6396条非法野生动物广告中,仅靠制品图片而文字信息中不包含所售商品任何关键信息的占49%。

  免费识别野生动物制品

  以IFAW的网络野生动物犯罪研究工作为例,此前虽然发现大量的网络野生动物制品广告,但要在其中鉴别野生动物制品,不仅准确率不高,而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濒危物种AI守护官”借助飞桨工业应用级图像分类套件PaddleClas,定制打造了专用的图像识别模型,并将该模型通过飞桨预训练模型应用工具PaddleHub开源。之后飞桨团队也会联合IFAW对模型持续进行更新迭代,致力于提供效果更佳、识别类别更全的服务。飞桨图像分类套件拥有丰富的模型库,包含23个系列的分类网络以及117个预训练模型和性能评估。基于PaddleClas及其业界领先的SSLD知识蒸馏方案得到的ImageNet1k预训练模型,在IFAW提供的10万张野生动物制品图片数据集下进行训练。最后将该模型通过飞桨Paddle Serving实现轻易部署并提供在线预测服务。同时,野生动物制品识别将会作为百度AI开放平台中图像识别能力之一,对外免费提供服务。

  百度集团副总裁吴甜表示,“‘科技为更好’是百度人秉承的准则,应用科技之力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地球是我们的责任,飞桨团队还将继续努力。此次开发的识别模型将在飞桨平台开源,飞桨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平台,支持广大开发者和研究人员的创新工作,帮助‘濒危物种AI守护官’变得更加智能。”

  人人皆可做“守护官”

  “濒危物种AI守护官”的诞生恰逢其时,IFAW利用“濒危物种AI守护官”可以更高效地对网络野生动物犯罪新特点进行研究,相关信息也会及时反馈给相关网络平台予以处理,或举报给执法部门立案侦办。

  IFAW亚洲区总代表葛芮表示:“以‘濒危物种AI守护官’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等网络高科技的应用,为阻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赋予了更大的能力,使得我们更有信心消除非法贸易对野生动物的威胁。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人人皆做野生动物的守护官。”

  除了大象、老虎、穿山甲三大类动物制品图片外,未来还将会有更多被网络非法交易威胁严重的野生动物制品识别能力加入“濒危物种AI守护官”,使用场景也有望延伸至视频、直播等更多形式中。

  本次,飞桨还发起了“用AI为逝去的野生动物作画”的倡导,让大众基于飞桨模型和过去知名野生动物被盗猎的新闻,将自己心中逝去的野生动物形象描绘出来,每作一幅画,贡献10分钟百度智能云算力,相当于12000条线索筛选。

  除了与IFAW展开合作外,飞桨已将“濒危物种AI守护官”的技术能力对外开源开放,更大限度地发挥技术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