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行为如何被大脑控制大视场巡天望远镜项目落地青海麻省理工学院制成纳米传感器可追踪植物对压力源的反应科学家使用神经网络改变步行机器人的步态近红外激发的纳米探针可监测神经元活动伴随的钾离子动态变化科学家研发“芯片上的角膜”可模拟眨眼
第07版:科技创新·项目
上一版 下一版  
攻击行为如何被大脑控制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项目落地青海
麻省理工学院制成纳米传感器可追踪植物对压力源的反应
科学家使用神经网络改变步行机器人的步态
近红外激发的纳米探针可监测神经元活动伴随的钾离子动态变化
科学家研发“芯片上的角膜”可模拟眨眼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家研发“芯片上的角膜”可模拟眨眼

  尽管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制作出了各种“芯片上的器官”模型,但眼睛却特别具有挑战性,因为当人眨眼时,泪膜会定期在其表面上移动,而该动作最近已在新设备中复制。这种新工具——“芯片上的角膜”由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眼角膜是眼睛前端一层透明薄膜,覆盖了瞳孔、虹膜和前房。

  这种3D打印设备由四个上部和四个下部通道组成,这些通道由透明的聚酯多孔膜隔开。人角膜细胞在每个上部通道中孵育7天,在这段时间内它们会生长,在膜的顶部形成细胞的固体屏障。然后将流体泵送通过上腔室和下腔室,将压力施加在角膜组织层的两侧。在这种方式下,真实的角膜在一侧通过眨眼和泪液的运动而受到压力,而另一侧则通过眼内的流体受到压力。(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