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物名片 林雪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编审、重庆市科普专家、重庆市院士专家科普讲师团成员,长期从事青少年科普创作与传播工作。 |
科学技术普及是一种传播行为,既有科技信息的传播,又有爱国情感的传递。
科学带来的爱国情,既厚重又亲切。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青春五月,前不久,重庆科技馆面向公众开展了“赛先生如是说”系列科普活动。这个活动的主题,顿时让不少人想起近代史上那位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激发民众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赛先生”,好有历史感,好有亲和力!
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运动孕育的五四精神。透过历史,我们看到100年前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他们作为科学传播的先驱,怀揣滚烫的爱国之心,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科学带来的爱国情,既感动又崇高。
“人民日报”抖音号发布的一则关于林俊德院士的短视频,感人至深,获得数百万网友点赞。“不能躺,一躺下就起不来了……”透过视频,人们看到,在中国核试验工作中奉献一生的林俊德院士,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仍为国工作,鞠躬尽瘁。
科学带来的爱国情,既震撼又感慨。
近年来,“科普旅游”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在人们生活中流行起来,这与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分不开的。无论是中国“天眼”,还是港珠澳大桥,甚至连“复兴号”高铁车厢,都成为不少人旅行“打卡”的圣地。
去年,港珠澳大桥刚通车,就迎来各地游客争相体验。旅居国外的粤籍老人,十分关心家乡发展,特地回乡一睹大桥风采,感慨万千:“‘百年老人’见证‘百年工程’,十四载期盼终圆梦。”
“不到园林,怎知园林如许”。科学研究创造了中国奇迹,科学普及更要讲好中国故事。献礼新中国70华诞,新时代的科普人,有使命有责任通过科普传播,引导人们透过科技成就,感受祖国腾飞,走近科学人物,致敬民族脊梁,享受科技成果,感恩美好生活,用科普传播凝聚深深中华爱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