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泽军:把好进口新车的环保关美心蒙迪 为大兴机场天府机场提供配套产品一份承诺函替代多项投标材料重庆10个区达到市级节水型城市标准西南政法大学把“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第0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龚泽军:把好进口新车的环保关
美心蒙迪 为大兴机场天府机场提供配套产品
一份承诺函替代多项投标材料
重庆10个区达到市级节水型城市标准
西南政法大学把“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5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进行时22
打好三个“组合拳” 构筑人才建设“新高地”
西南政法大学把“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西南政法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践行“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的工作思路,契合实际出政策,切中要害解难题,打好三个“组合拳”,构筑人才建设“新高地”,让各类人才在最适合的赛道上奔跑。

  打好培养人才“组合拳”

  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确保全校人才工作既“牵”得住、“抓”得准,又唱好“连台戏”、形成“一盘棋”,用前瞻视野确定指导思想,以发展思维擘画奋斗蓝图,三个维度推动育才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思政引领。制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1+10”系列文件,落实三支队伍“双线”晋升,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形成“大思政”格局。

  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发挥“头雁效应”,促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工作深度融合。党委常委全覆盖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学院领导班子与教职工全覆盖一对一思想交流,引领教师成为集品行、学识于一身的言传身教引路人和燃灯者。

  建立校院两级党委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定期沟通、良性互动、增强认同,使人才成为学校“筑魂工程”“育英工程”“暖心工程”的贡献者和受益者。

  突出靶向施策。精构“塔尖”筑强“塔基”,以构建层次分明、梯次接续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着力实施“西南政法大学122人才工程”,对标培养100名领军和拔尖人才,200名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人才以及200名优秀青年博士。

  为入选者量身订制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全方位全链条支持措施,开辟人才成长快车道。

  致力团队涵育。出台创新研究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支持方案,实施创新发展“双支计划”。

  “领域聚焦、人才聚焦、成果聚焦”,“揭榜挂帅”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打造一批具有西政标识意义和全国影响力的学术创新研究团队;以教学创新为引领,以“教-学”过程管理与结果考核为靶向,孵化一批能力突出、效果显著、经验传承的教学创新团队。

  打好引进人才“组合拳”

  拓宽人才来校集聚路

  学校把“双一流”建设和学科发展总体需要作为不断创新优化引才机制的根本遵循,科学谋划聚才良方,抓实引才工作。

  多措并举拓展渠道。向内——抓好引才机制、举措的落实。打造立体化人才聚集网络,搭建“一站式”引才平台。修订《西南政法大学人才引进和师资补充办法》,实施全职和柔性引进相结合,师资博士后与合同聘任制为补充的复合化引才机制;破除唯“人才帽子”“论文数量”作为选才标准的顽瘴痼疾。

  向外——用活各类政策、平台的优势。充分利用重庆英才大会、“百万英才兴重庆”等平台的影响力,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延揽人才。用足用好重庆市关于博士后事业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实施“全职博士后招收倍增计划”,做大师资队伍“蓄水池”。

  有的放矢分类推进。根据各学科发展现状与定位,实施差异化引才政策。法学一级学科和博士学位点学科着力引进学术大家和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

  省部级以上研究中心和智库充分发挥“磁场效应”,专兼并用引进科学研究和智库人才。

  针对新兴交叉学科和重点建设平台,设立急需紧缺专项,实行“一人一策”精准引才。

  学校已全职引进具有海内外博士学位、高级职称的教研人员近300人,柔性引进各类高级专家近30人。

  打好用好人才“组合拳”

  激活人才干事驱动力

  学校致力于营造支持人才干事业、扶助人才干成事业、激励人才干大事业的优良生态,破除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中的窒碍和藩篱,激活“人才引擎”新动能。

  优制度,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破立并举抓改革,制定实施《西南政法大学深化新时代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西南政法大学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为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重点推进“岗位管理、考核评价和人事管理体制”三位一体的制度改革。

  以岗位管理改革为牵引,优化《西南政法大学岗位聘任制实施办法》,突显德业、淡化身份,提升教职工岗位贡献;以考核评价改革为动力,杜绝“一把尺子衡量”,实现考核结果与岗位聘用、绩效分配等“硬挂钩”,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以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推进校院两级人事管理,激发办学活力,优化治理体系。

  优服务,保障安心舒心创业。以“主动、精准、高效”为人才服务工作指南。启动人才房建设,整体解决人才住房问题;共建的西政附小、附中、幼儿园进入成熟化运行;灵活利用“三助”和科研助理制度,为高层次人才配备科研助手。使高质量服务成为引才、育才、留才工作的助推器。

  优定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学校积极引导人才在国家战略急需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找位,以实际行动为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耕东盟法律研究,服务国家公共外交;服务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助推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加速构建;协同参与地方立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域治理提供法治保障。目前,学校有近20人主持承担着国家级重大项目(课题)。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一支德业并重、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西南政法大学已经成型。学校将厚植“近悦远来”的人才沃土,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理念和方法,让人才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助力重庆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

  谭正 冯慷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