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力争2025年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3200亩“生态卫士”守护70公里库岸10家科研院所入驻“新家” 将把更多科创资源引入重庆坚决彻查整治自建房安全隐患 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多措并举“引凤来栖”青春心向党
第001版:要闻
 下一版 
重庆力争2025年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3200亩“生态卫士”守护70公里库岸
10家科研院所入驻“新家” 将把更多科创资源引入重庆
坚决彻查整治自建房安全隐患 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多措并举“引凤来栖”
青春心向党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5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一江碧水向东流⑧
万州推广种植中山杉破解消落带生态修复治理难题
3200亩“生态卫士”守护70公里库岸

本报首席记者 龙丹梅 实习生 陈佳欣

    4月21日,万州区大周镇十里滨江长廊,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在廊桥上欣赏郁郁葱葱的中山杉。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神奇的“水中森林”视频 扫一扫 就看到

  “爱护长江,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5月6日,重庆日报记者沿着万州区大周镇十里滨江长廊一路前行,沿途的农家乐墙壁上都挂着这样的绿色标牌,和江岸一排排绿色的中山杉相映成趣。

  近期,长江水位下降,已在江水中“藏身”四五个月的中山杉展露出挺拔的躯干,新长出的葱绿叶片随风招展,一只只水鸟在林间嬉戏追逐。

  中山杉,正是守护万州江岸的“生态卫士”。近年来,万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在70余公里长的库岸消落带上种植了3200亩中山杉,长江的绿色生态底色越发厚重。

  从南京“移民”而来,在万州落地扎根

  中山杉的老家是与万州同饮一江水的南京。该树种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经过多年试验选育而成,原本是为了解决盐碱地造林问题,为何会在万州落地扎根呢?

  三峡工程蓄水后,每年有近半年的水位落差期,在万州长江段形成23.4平方公里消落带。消落带的生态修复与治理有着“世界级难题”之称,在消落带种林木,林木不但要在贫瘠的土壤里扎根,每年还要经过四五个月的江水浸泡,这对树木的生命力是严峻考验。

  万州区林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任凭多年来研究消落带生态修复。2002年,江苏省通过对口支援送给万州2万株中山杉,这种树根系发达,扎入土层可达3米,纵横交错可覆盖周围约80平方米的土地,固土效果极好。任凭和他的团队便试着用中山杉进行消落带生态修复试验。

  2009年初,三峡水库首次试验性蓄水,他们试着在170米—175米的消落带种下208株中山杉,第二年成活204株。2012年,他们又把淹没试验的区域延伸到165米—175米范围内,试验面积扩大到500亩,分布在万州城区、新田镇、瀼渡镇等地。

  种在新田镇五溪村的中山杉,让任凭特别挂心,这里种的是1.5米高的小苗,蓄水后几乎全都要被淹没在水下。那几个月,任凭经常到种树的江边看看,可除了江水什么也看不见。

  直到第二年3月,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是新田镇五溪村村主任,“你们去年种的苗子发芽了……”

  任凭和同事们立刻赶到五溪村的江边,较高处的中山杉已在江水中露出了树冠,树梢上的新芽隐约可见。

  “活下来了!”大家不禁激动地抱在一起。

  实验表明:每年在淹没4个月的情况下,中山杉表现出较强的耐水性和适水性。从此,万州区在新田镇、武陵镇、瀼渡镇、溪口乡、大周镇、燕山乡、高峰镇和百安坝街道等地消落区大力推广栽植中山杉试验示范林,目前种植面积已达3200余亩。

  “水中森林”背后的生态司法修复故事

  初夏的大周镇,沿江消落带上的数百亩中山杉蔚然成林,游客漫步林间,惬意享受滨江好风光。

  这里是三峡库区首个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林,这里种下的每一棵中山杉,背后都有一个用司法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的补植复绿故事。

  万州区法院大周法庭庭长黄华告诉记者,2016年,万州区法院在大周镇铺垭村、五土村的消落带上试点种植中山杉,作为恢复性司法裁判的执行场地。

  此前,万州区法院在环境资源审判案件中,采用的是引导被告人就地补植的方式来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但这种方式执行场地分散,后期管护很成问题。

  能不能采取异地统一补植的机制,破解这个难题呢?当时,万州区林业部门通过中山杉治理消落带的试点已取得突破,结合消落带生态修复,万州区法院将试点所在地选在长江岸线较长、坡度平缓的大周镇,选择的树种就是中山杉。通过引导、鼓励被告人缴纳生态修复费,成片栽种中山杉,同时引进专业林木公司负责树苗引进、先行栽植、后期管护等,真正发挥司法引领作用,以最严密的法治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随着中山杉陆续栽种成活成林,这片承载着特殊意义的示范林面积逐渐扩大。截至目前,共有500余名环境违法人员自愿缴纳生态修复费360万余元,在大周镇的消落带上栽种了中山杉3万余株,面积200余亩,成为三峡库区长江沿岸的独特风景。

  2020年底,万州区法院、区林业局和大周镇“携手”,共建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司法实践基地,在大周镇长江全岸线消落带上建生态修复林,共同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路径。

  绿色风景线带动乡村游

  每年三峡工程蓄水后,万州消落带上的中山杉便会浸泡在水中,叶片泛红变色,呈现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独特景致。

  大周镇依托水中彩色森林的美景发展乡村旅游,名气也越来越大。目前,全镇开办了46家农家乐,近200名年轻人返乡创业,去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全镇人均年收入达到18500元。

  大周镇还依托这片“水中森林”,发展以长江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研学游。记者在大周镇采访时,不时见到研学团队开展活动。

  来自万州区中小学实践学校的带队老师陈蜀春告诉记者,大周镇十里滨江长廊是他们开辟的主要研学路线,每周要带约600名孩子到此研学,给他们讲通过种植中山杉治理消落带的故事,讲万州如何保护长江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万州区还积极探索生物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消落带综合治理,在白鹭湾湿地公园和红沙碛滨水生态公园,利用工程治理措施修建亲水公园,根据长江水位线周期变化修建多功能步道,又通过栽种中山杉、柳树、铁线草等耐淹植物进行生物治理,既修复保护自然生态,又形成沿江绿色风景线,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目前,万州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到70%。

  长江库岸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更为越来越多的水鸟提供了栖息场所。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长江万州段发现水鸟共156种,其中我国特有的有9种,珍稀鸟类有24种,长江两岸的生态底色更加厚重。

  如今,行走在万州长江段的江岸,随处可见一株株中山杉茁壮成长,原本荒芜的边坡已成为一道道绿色“走廊”。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