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家第十届“爱在公租房”社区邻里节开幕演绎经典选段 讲述艺术人生李轩豪成功晋升职业九段俄罗斯制裁英国首相等13人
第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欢迎回家
第十届“爱在公租房”社区邻里节开幕
演绎经典选段 讲述艺术人生
李轩豪成功晋升职业九段
俄罗斯制裁英国首相等13人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4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欢迎回家

  ●183天的时间

  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纪录

  ●圆满完成2次出舱活动

  ●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跨年

  ●2次“天宫课堂”开课

  ●创下多项中国航天新纪录

  ●开展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

  ●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

  综合新华社4月16日电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的怀抱。

  离开地球的日子里,神舟十三号创造了一项又一项新的航天纪录:神舟飞船首次太空径向交会对接、中国人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女性首次出舱活动、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过春节、神舟飞船首次快速返回……

  神舟凯旋之时,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也是第6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同时也顺势拉开了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大幕。

  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回家之路

  6个月的太空生活转瞬即逝,回家的日子到了。

  这些天来,神舟十三号进入到返回准备阶段,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也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返程。

  4月15日晚,3名航天员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设置成无人飞行模式,确保其在无人状态下稳定在轨运行。随后,三人回到神舟十三号飞船的返回舱。

  16日0时44分,神舟正式告别天和,踏上回家之路。

  9时56分,神舟十三号飞船在预定区域着陆,落点近乎完美。

  时隔183天后,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平安回家。

  “我是神舟十三号,我已安全着陆,返回舱正立,01感觉良好。”“02感觉良好。”“03感觉良好。”落地不久,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返回舱内接力给大家报平安。

  打开舱门,面带微笑,开舱手苏黎明热情地对他们说:“神舟十三号乘组,欢迎你们回家。”

  欢迎回家,同样也是亿万国人想对他们说的一句话。

  王亚平面带微笑向大家报平安,并对着镜头告诉女儿:“摘星星的妈妈回来啦!”

  突破之路

  6个月前的2021年10月16日凌晨,长征火箭点火起飞。这是神舟飞船的第13次飞天之旅,也是一条屡屡打破中国航天纪录的突破之路。

  6次自主变轨、飞船俯仰调姿……太空中,神舟十三号首次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构成四舱(船)组合体。

  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王亚平由此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第一个出舱的翟志刚说:“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紧接着,即将出舱的王亚平说:“我一会儿出舱,感觉良好!”

  在舱内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的叶光富最后说:“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

  2022年1月1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为此,他们特意录下视频共同祝福大家新年快乐!这是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跨年。

  1月6日凌晨,空间站机械臂成功捕获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经过约47分钟的跨系统密切协同,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首次利用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转位试验。

  两天之后的1月8日7时55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密切协同下,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首次采取手控遥操作方式,又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

  贴春联、挂灯笼,喜庆的年画、红红的中国结……1月31日,农历大年除夕,中国空间站装扮得年味十足,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专门向祖国和人民送上祝福。

  这是中国人首次在“中国宫”里迎新春、过大年。

  播种之路

  2013年,一堂特殊的“太空课堂”,为高二学生王楠打开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时隔8年,2021年12月9日,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再次进行太空授课。此时,王楠已经成长为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的一名设计师。

  当年种下的梦想种子,如今正在开花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仅和她一起听过第一次太空授课的人数就超过了6000万人。

  2022年的第一天,神舟十三号乘组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三地的500多名青年学生进行了一场关于“青春、梦想、奋斗”的天地对话。

  这一天,中国空间站还举办了一场以“青春与星空对话”为主题的特殊画展,20余幅中西部地区青少年创作的太空主题绘画作品亮相“天宫”。

  未来之路

  2022年3月27日15时59分,完成空间站组合体阶段全部既定任务后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

  天舟二号在轨飞行总天数超过300天。来时,为空间站运送了6.8吨的物资补给。别时,带走了大部分太空生活废弃物。

  送别天舟二号之后,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开始进行飞船返回的各项准备。

  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从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分离到返回地面,全程仅用9个多小时,中国载人飞船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回家”。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快速返回模式,主要依靠减少飞船在轨绕地飞行圈数来实现。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采用的是11圈返回模式,绕地飞行一圈约需1.5小时。神舟十三号对返回过程中的部分飞行事件进行压缩和合理裁剪,将绕地飞行压缩到5圈完成。据了解,我国今后的载人飞行任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将成为常态。

  就在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的5天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执行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已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将与先期运抵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一起按计划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

  “天舟二号返回,也是为了‘让贤’天舟四号,合理运用货运飞船对接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副总指挥李志辉说。

  天和核心舱配置有5个对接口,其中后向对接口、前向对接口可用于对接货运飞船。天舟二号返回后腾出一个对接口,同在轨飞行近200天的天舟三号一起,静待天舟四号。

  事实上,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静待的,远远不止天舟四号一个。

  中国空间站工程即将进入建造阶段。这也意味着,我国将在今年年内发射问天和梦天2个空间站实验舱、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2艘载人飞船、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2艘货运飞船,同时还将首次实现6名中国航天员同时在轨。

  “届时,一个由3个舱段、2艘载人飞船和1艘货运飞船构成的,总质量近100吨,乘载了6名航天员,还装载了空间生命和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大量先进实验装置的中国空间站,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这样表示。

  这将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时刻,一个属于中国航天的未来之路徐徐铺开。

  

  搜救回收任务三大新变化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返回地面。针对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这次搜救回收任务有三大新变化。

  航天员出舱方式新

  与以往不同的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每出舱一名便被送入医监医保载体,尽可能缩短航天员出舱后在野外环境暴露的时间。

  “航天员长期在轨飞行,身体会发生骨质流失、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等变化,给返回后的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任务带来极大挑战。”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吴斌说。

  医监医保模式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研究员、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介绍,东风着陆场新研发了航天员专用座椅、航天员医监医保车、航天员医监医保帐篷,形成首选医监医保车、备选充气帐篷、保底使用医监医保直升机的航天员医监医保保障新模式,为航天员度过着陆初期地面重力再适应这一关键时段提供更舒适的环境,为航天员后续身体恢复打好基础。

  神舟十三号搜救回收任务首次启用第二代医监医保车,车内设施配备齐全,装有温度控制系统等。航天员乘升降梯进入车内,不再由搜救人员抬送。

  返回时节应对新

  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在春季返回。针对额济纳旗春季多风沙气候特点,着陆场系统事先开展搜救战法推演,准备大风和沙尘环境救援保护措施。

  卞韩城介绍,这次任务,东风着陆场组建了1支直升机分队、1支固定翼飞机分队、1支地面分队共3支专业搜救力量,组建了1支着陆场外围封控分队、1支机动搜救分队、1支搜救预备队,协同完成搜救任务。此外,着陆区周边旗、县政府还组织了数十个民兵分队,为专业搜救力量提供支援。

  (据新华社4月16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