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复苏,人勤春早。广袤的北碚大地上,水稻和油菜育苗长势喜人,农民们操作着农机平整土地,除草施肥,为一年的丰厚收获播撒下希望。
近年来,北碚区以建设西部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为抓手,积极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夯实基础。2022年,北碚区将持续提升粮猪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实现乡村美、百姓富、产业兴,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稳基础
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3月11日,北碚区2022年春耕生产现场会在柳荫镇明通村召开。现场展示的多种现代农业机械、主推粮油品种、绿色高效有机肥等春耕物资,展现了北碚稳住农业基本盘的信心。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全力稳产增收,确保‘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持续稳定供应。”北碚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压舱石”。为此北碚区严格守好“耕地线”,护好“饭碗田”,全面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对每一块耕地精准建档立卡,签订责任书,实行严格考核。实施耕地“非农化”整治,防止“非粮化”,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以提升耕地质量,助力稳产增产。北碚区将新建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确保“良田粮用”。持续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强农业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业产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实施“千年良田”工程,推进“粟漫东山”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区建设和江东片区万亩宜机化示范区建设。
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北碚区还优化农业技术服务,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惠农政策支撑。重点推广稳定性好、综合表现优秀的水稻品种,重点抓好水稻机插秧育苗、“旱育保姆”育秧、玉米软盘育苗技术培训,推广粮菜轮作、稻渔综合种养等集成技术和适用技术。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今年北碚力争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13.66万亩、4.5万吨以上。确保蔬菜年产量19.2万吨以上、生猪年出栏量3万头以上。
促发展
推动乡村产业加速融合
蓝天白云之下,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美似油画——白墙灰瓦的特色农房在绿水青山间错落有致,改造后的柏油路、干净整洁的农家院坝、书香四溢的农家书屋,折射出北碚区积极推动“花园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作为北碚区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之一,东升村坚持“农+旅+艺+学”的产业发展思路,打好“文化牌”,念好“致富经”,实现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放眼北碚全域,正紧紧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加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产业升级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做强农业产业支撑。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嘉陵悠谷—粟漫东山”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区,建设“嘉陵悠谷—梅香西山”万亩蜡梅特色产业带。壮大花木、良种繁育两大优势产业,建设柑橘、蜡梅、魔芋三大良种繁育基地,培育发展柑橘、蔬菜、茶叶、水产养殖等多种特色产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综合附加值。
谋划农产品深加工布局。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大力发展蜡梅、魔芋精深加工,推动静观蜡梅、西大魔芋等全产业链建设,加快“好品碚出”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争取全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1亿元。
探索拓宽农旅融合路径。活化利用北碚生态人文优势,依托“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结合四季文旅主题,打造观光体验“大观园”,提升“缙云民宿”品牌影响力。推动农业产业景观化,促进乡村设施旅游化,让北碚成为乡村休闲旅游首选地。以优势特色产业促进现代农业加速融合,北碚区广大乡村地区发展后劲更足。
强示范
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去年9月,北碚区金刀峡镇成立全市首家镇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村民们通过自愿出资成为合作社股东,在成员内部之间开展资金互助服务,实现收益分红。
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成立,吹响了北碚区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号角。2022年,北碚区将力争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合作社质量“三提升”。争创市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10个,覆盖41%的行政村。
围绕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试点。积极指导三圣镇是平村新建粮油合作社、柳荫镇明通村拓宽原有村集体领办合作社经营范围。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引导农民以承包耕地、林地等土地资源入股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
围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村集体+农户”等多种合股联营机制,健全保底分红、二次分配等收益分配方式。探索国有经济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构建“国有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农机合作社、粮油加工合作社,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北碚区农业农村改革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刘钦 刘玉珮 陈钰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