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4万亩高标准农田火热开建合川肖家镇:优质鹅柑上市乡情陈列馆:如何讲好乡愁故事万盛南桐镇:草莓等你来摘铜梁:智能化平台监控畜禽养殖綦江:“安稳山羊”要建产业联盟
第008版:乡村振兴周刊
上一版   
巴南:4万亩高标准农田火热开建
合川肖家镇:优质鹅柑上市
乡情陈列馆:如何讲好乡愁故事
万盛南桐镇:草莓等你来摘
铜梁:智能化平台监控畜禽养殖
綦江:“安稳山羊”要建产业联盟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2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情陈列馆:如何讲好乡愁故事

本报记者 赵迎昭

    铜梁区土桥镇六赢村的村情馆,将传统生产、生活老物件陈列其中,展现了乡村独特的气质。通讯员 赵武强 摄/视觉重庆

    九龙坡区九龙村村史馆内展示的生活用品。(受访者供图)

    长寿区保合村村史馆,工作人员在介绍特色展品。记者 赵迎昭 摄/视觉重庆

    武隆区黄莺乡复兴村的村史馆极具乡土特色。记者 栗园园 摄/视觉重庆

  1月12日,渝北区临空文化剧场迎来一群“好声音”——“致敬建党百年 喜述家乡变化”故事大赛决赛在此举行,15组选手依次登台讲述乡村故事。当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专职讲解员黄梅讲到下庄村民在绝壁上修筑天路的故事时,大赛评委、国家一级导演张民热泪盈眶:“下庄精神确实令人感动!”

  像下庄这样的乡情陈列馆,在我市已建成了350个,今年还将增加到500个。这些乡情陈列馆尽管名称不尽相同,但都以村情村史、乡贤名人、历史事件等为展陈主要内容,承载着一个村的历史与文化,安放着村民们的乡愁记忆,是村民们的共同精神家园。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情陈列馆理应成为凝聚人心的“加油站”和乡村振兴的精神源泉,但记者走访发现,建设同质化、展示内容“粗线条”等问题制约了其作用发挥。乡情陈列馆如何既建得好,又用得好?一些地方进行了探索。

  问题 同质化现象明显,很难留住观众

  探索 抓住特色,讲述有血有肉的故事

  古色古香的大门,匾额上书“村史馆”;展厅内,悬挂着三五张展板,陈列着石碾、煤油灯、搪瓷茶杯等老物件……连日来,记者走进多家乡情陈列馆,刚开始还觉得有些新鲜,但很快就感到了审美疲劳。究其原因,展陈内容不够有特色,很难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实际上,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历史,每个乡情陈列馆应有自身特色,其重在挖掘,难在梳理。如何让大家愿意走进去,停下来?位于巫山县竹贤乡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作出了有益探索。

  50多幅珍贵照片、12座雕塑、从村民家中征集的众多实物……自去年3月建成开放以来,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已吸引400多批次、近4万人次观众前来观看、学习。一个位于“天坑”中的陈列室,如何做出了特色?

  “所有展品、文字都聚焦于下庄人战天斗地的精神,展览有血有肉。”巫山博物馆副馆长、竹贤乡下庄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姚勇认为,正是由于做到了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前来参观的不仅有各地党员干部,还有本村村民,“许多人看着看着便潸然泪下。”

  与此同时,下庄村还计划复建古道,观众参观陈列室后还能实地体验“天路”的艰险和乡村的巨变,这样一来,既丰富了观众体验,又繁荣了乡村旅游。

  九龙坡区的乡情陈列馆也十分有特色。2019年以来,该区已在西彭镇新民村、长石村、陶家镇九龙村等地建设了6家村史馆,其中,长石村村史馆展示了退伍老兵和乡贤才俊的事迹,着重展现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九龙村村史馆则展出了陶器、木雕、乐器、农耕用品等100多件老物件,真实再现了九龙村的发展历程和沧桑变迁。

  问题 展示内容“粗线条”,传播效果打折扣

  探索 多种方式,让展品“活”起来

  “目前乡村博物馆更多的还是收到什么好东西就展出什么,很多收藏不成体系,展示也很简单。”在前不久举行的“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遗产资源的活态保护与活化利用——村史馆的建设与运营研讨会”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指出。

  程武彦虽然说的是乡情博物馆,其实乡情陈列馆也有类似问题。不少陈列馆的展品随意摆放,缺少展签。有的展品即便有展签,但上面只是简单标注了展品名称。这件农具做啥用、什么时候用、是否体现出古人智慧等等都没有阐释,让人看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如何让村情陈列馆不是为陈列而陈列,而是要让村民尤其是年轻村民,以及前来参观的城市市民能够从中看懂村史,感受变迁?聘请专门的村史讲解员,向观众输出信息、传播文化,成为了一种探索。

  “长寿慢城项目开园后,每到周末节假日,村里游客很多,不少人会走进村史馆观看村史。”长寿区龙河镇保合村村史馆讲解员赵明霞说,这个时候讲解员的作用就显示了出来,“一方面引导观众,另一方面也是在互动中让大家更了解我们村。这对于我而言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另一种探索则是,丰富展览内容,让人一目了然。

  北碚区天印村有一家农耕文化陈列馆,内藏上千件展现巴渝农耕文化的实物,被誉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宝库”。其创办人刘映升为1000多件农具“量身定制”诗歌,观众参观农具时,可对照展签上的诗歌,感受“活”起来的农具。

  “砻子似磨不是磨,木头竹子非石凿。大米白面千般苦,磨子磨粉砻脱壳。”短短几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砻(音龙,脱谷壳的工具)的用途,让人印象深刻。刘映升老人去世后,他的儿子刘刚接下了传承农耕文化的重任,无论观众是专家还是村民,他都会无偿且饶有兴致地介绍农具背后的故事,让人动容。

  问题 趣味性参与性不足,吸引力欠佳

  探索 举办活动,让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记者发现,不少乡情馆建设好后俨然一座“盆景”,看着好看,但只是一个展示空间,没有成为综合性的文化活动空间,总是没有什么人气。

  铜梁区土桥镇河水村的乡情陈列馆就曾面临这种局面。如何让观众走进来、留下来?该村选择在乡情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党员同志们,乡情馆里记录了我们村的发展历史,我们村的变化和全国一样,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河水村党支部书记雷开桂当起了讲解员,讲述河水村的历史。

  走进大渡口区八桥镇文化服务中心,八桥记忆陈列馆、书刊阅览室、科普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非遗工坊、排练室等空间一应俱全。其中,八桥记忆陈列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介绍了八桥镇的历史,也展出了镇志、书法作品、文创产品。

  “我们通过举办写书法、制作文创产品、邀请老人讲八桥镇八座桥故事等方式,让这里更有人气。周边的活动室、排练室举办活动时,也可以为陈列馆吸引部分人流。”八桥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冉小平说,小小一座陈列馆,也要为其注入丰富内涵,举办各种妙趣横生的文化活动,吸引居民走进来。

  一些乡情馆除了收藏展示功能,还在传统佳节举办包粽子等活动,逐渐摆脱冷清的局面。有的乡情陈列馆还联合西南大学、四川美院等高校开展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影响越来越大。

  针对乡情馆的运营与利用问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原副馆长刘豫川说,乡情馆服务的首要对象是全体村民,应尽量为村民提供方便。他建议,有的地方可将乡情馆与乡村图书馆、文化站相关联甚至相融合,形成乡村文化中心;有的地方还可以晚上接着开放,努力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这都是可以探索的。

  一位曾在酉阳县车田乡扶贫的机关同志说,有了乡情馆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不能一开始就苛求这种新生事物是尽善尽美的。乡情馆在实事求是展出本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后,可以着重梳理口述史,让村史更加详细,让乡情馆更有历史的厚重感。这样,村民能在乡情馆清晰感受到今昔对比,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从而更好地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专家访谈>>>

  重庆市梁漱溟研究会副会长王倩予:

  开发乡情馆多种用途,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乡情馆如果没有运营,没有村民参与,那么就是死的。”重庆市梁漱溟研究会副会长、勉仁乡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倩予说。

  重庆市梁漱溟研究会以研究梁漱溟先生及其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践行梁先生倡导的勉仁文化和乡村建设理念,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王倩予认为,乡情馆建设好后,除让村民和来访者对该村情况有基本认知外,还可以对其空间进行叠加使用,比如用作图书室、教室、手工坊、研学区域等,让乡情馆真正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文明乡风的阵地之一。

  她举例说,酉阳县何家岩村村史馆建成后并没有想象中的热闹,其原因是没有把历史的精彩、乡村的文脉很好地讲述出来。如何让村民认识到村史的价值所在呢?她根据何家岩村的家谱写了四部戏剧,着重体现这里的祖辈怎么开荒拓土、怎么应对困难,让村民们观看后能从内心深处更加认同自己的村庄,从而开创属于这一辈村民的新辉煌。

  王倩予说,乡情馆着重展示的是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这些文化本质上是人类与自然交往的文化,回答了人类怎样在地球上生存的问题。“这些文化中蕴含着人类文明精神,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应在乡情馆的建设中加以提炼和体现,让其代代相传,传得更远更广。”她说。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文化遗产所体现的生态理念与实践、提供的绿色食品、蕴含的丰富农耕文化、怡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等,无不高度契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正因如此,更不能将乡情馆作为一个孤立事物来看待,而要将乡情馆的功能与发展乡村旅游、传承传统工艺等进行有机结合。

  “乡情馆里藏着乡愁,但不能只藏着乡愁。其最终落脚点,应该是让村民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自豪感和归属感,既让村民知道‘从哪里来’,又让村民知道‘向何处去’。”她最后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