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富:钛白设备维修领域的“鲁班”一道道文化大餐展现新发展新活力重庆两江竞技成功保级8年为梁平招商引资800亿元西部陆海新通道背后的运营者
第007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黄永富:钛白设备维修领域的“鲁班”
一道道文化大餐展现新发展新活力
重庆两江竞技成功保级
8年为梁平招商引资800亿元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后的运营者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1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道道文化大餐展现新发展新活力
——盘点2021年重庆文化市场成绩单
本报记者 刘一叶

    大型情景国乐剧《告别千年》在重庆大剧院上演。(资料图片)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魏松演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感染力很强,激昂的男高音与提琴、小号等交相辉映,将中华儿女对祖国炽热真挚的情感娓娓道来。”这是2021年12月29日晚,市民杜雪莹在朋友圈写下的话。当天,2022年(第25届)重庆新年音乐会以“云音乐会”的形式,为市民送上新年祝福。

  事实上,新年音乐会只是重庆文化市场备受赞誉的作品中的一部。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回顾这一年,无论是主旋律题材文艺创作势头强劲,公共文化服务更趋完善,还是“互联网+文化”等新型文化业态的悄然崛起,重庆文化市场生机盎然,活力满满。

  那么,2021年重庆文化市场有哪些新亮点?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本地文艺工作者撑起亮丽风景线

  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大量外地名家、名团无法顺利来渝,重庆文化市场开始了又一年的“内循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庆文化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红色主旋律题材的创作。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排演多部艺术作品,将先辈们的精神品质传递给观众,用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川剧《江姐》、京剧《张露萍》《双枪惠娘》、话剧《红岩魂》等一大批红色主旋律题材的艺术作品与观众见面。

  与此同时,2021年还有不少关于乡村振兴题材的作品纷纷涌现。“以各大文艺院团为例,2021年,重庆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一线,创作出大型情景国乐剧《告别千年》、歌曲《第一书记》、话剧《天坑问道》《薪火》等作品。”市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作品多数入选第九届重庆文学和艺术奖公示名单,其中,《告别千年》已被纳入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剧目,重庆三峡歌舞剧团打造的扶贫题材话剧《薪火》也已完成近百场惠民公演,受到观众的认可。

  不仅如此,2021年,我市还积极搭建优秀艺术作品的展示平台,市民纷纷走进重庆各大美术馆、博物馆,通过观看一场场展览,度过自己的休闲时光。据统计,2021年,我市博物馆举办线上线下精品展览400余个,社教活动2000多场次,包括“牢记嘱托战贫困 巴山渝水换新颜——重庆市脱贫攻坚展”“初心 使命 奋斗——中国共产党重庆100年光辉历程展”“水中精灵——长江鱼类展”等,服务观众超两亿人次,其中青少年716万多人次。

  从演出到展览,重庆广大文艺工作者凭借本土的经典作品和大量全新的创作,勾勒出重庆文艺的靓丽风景线。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市民感受艺术魅力

  2021年10月20日,伴随着英姿飒爽的开场秀,由市文旅委主办的“和谐社区·幸福生活”第六届重庆市社区艺术节家庭才艺秀在大渡口区举办。这场才艺秀以真实事例为素材,讲述了市民日常生活中的趣事,精彩的表演配上共鸣强烈的故事,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2021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将优质、丰富的文化资源送到百姓身边,让人民享受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

  在南岸区上班的刘媛近日下班后常约朋友逛弹子石老街,饭后会顺便逛逛老街里的大众书局。

  事实上,在重庆,公共文化空间早已跳出固有的形态,生长成独具个性的模样。以重庆各大书店为例,不断升级服务,通过推出读书分享、国乐故事赏析等服务,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市民打造“身边的图书馆”,真正提升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彰显书香重庆文化特色,已成为各大书店联手相关机构,共同营造的一道文化景观。

  新型业态不断发展

  “互联网+”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当前,我国数字技术发展迅猛,已广泛应用到文化领域,给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带来很大变化。

  2021年8月,当线下演出因疫情防控被按下暂停键时,重庆市群众文化馆等文化单位,充分利用数字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线上服务项目。依托重庆的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重庆群众文化云”,退休市民陈女士相继完成了中医食疗养生、塑形瘦身瑜伽等课程。

  此外,“云演出”“云博物馆”“云录制”“云旅游”“云音乐会”“云端论坛”等新的传播形式,让由疫情防控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

  2021年以来,三峡博物馆、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等文化单位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不仅让艺术形式活起来,也形成了新的消费体验。当文化遗产拥抱数字技术,新型文化业态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链也随之延长,“云”文化项目成为重庆文化市场的一大亮点。

  比如,三峡博物馆与腾讯公司合作,共同发起的文物数字活化项目,通过“文物+数字化”的表现方式,让白鹤梁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焕发出新活力,引导更多年轻人了解、关注白鹤梁,进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创新传播。“互联网+文化”,让传统文化产业焕发生机。

  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消费是引擎。据了解,未来重庆还将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丰富新领域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促进特色化、创新化、规模化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形成。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