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共产党人的追求以“四个坚持”推动政协工作实现新发展切实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第011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共产党人的追求
以“四个坚持”推动政协工作实现新发展
切实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切实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吴圣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应急管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作为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积极发挥其在应急管理中的关口作用意义重大。切实提升我市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确保公共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必然要求。

  从组织制度上引领,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基层是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直接承受者,是应急管理的首要防线。坚持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是一项紧迫而持久的任务。要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处理好“统”和“分”的关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法赋予基层综合管理、统筹协调和应急处置的权力。落实属地管理的权责清单,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尤其是在应急状态下整合现有执法力量和资源,统筹调配本区域各类资源和力量组织开展应急工作,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行政执行能力,使应急管理的关口前移再前移、重心下沉再下沉。依托村(社区)统一划分综合网格,明确网格管理服务事项,做好风险评估、风险研判、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灾情评估、灾后重建等应急管理全周期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摸清风险隐患底数,形成具有地方性特征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让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更精细、更科学,抓住基层源头,筑牢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

  从人员上支持,建立专群结合的应急管理队伍。建立基层统一指挥、专群结合的综合性应急管理队伍,是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关键。基层政府要充分利用现有应急队伍的力量,整合辖区内各类可调动的社会资源,从政策环境、经费落实等方面,为各类组织参与基层应急管理提供保障。吸纳包括科研组织、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社会力量,通过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志愿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基层应急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基层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群众、组织群众的积极作用,组织开展科学常识、应急知识普及和应急演练等活动,增强居民有效识别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居民风险意识和参与率。从观念上形成责任分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主动参与意识,形成可持续性参与基层应急管理的内生动力,打破群众简单被动参与的治理格局,进而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应急管理共同体。通过加强专群结合、联防联治机制建设,多方参与,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建立专群结合的应急管理队伍,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从物资上保障,完善多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是保障基层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是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从体制机制层面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充分发挥政府的统揽作用,加强法律、资金、运输等保障,完善应急物资的配备标准制定、生产、采购、监管、调动、使用等机制;加强统筹协调辖区内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应急物资储备规范化与精细化的管理统筹水平。充分发挥地方商业、企业、民用等多元主体的优势和作用,通过综合调动各方社会资源,实现基层各方物资储备的动态管理和调节无缝衔接,建立和完善一个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有效提升资源统筹调动水平与协同保障能力,夯实基层应急管理的重要物资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