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流河上的大清漂船“失业”了西部陆海新通道迈向数字化智能化重庆首单育肥猪活体贷落地碧水青山迎客来大木漆产业年产值超1000万元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重庆)接入企业达1933家昔日滩涂地变身环湖绿道重庆“税银互动”累计为超11万户企业授信415亿元
第003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大清流河上的大清漂船“失业”了
西部陆海新通道迈向数字化智能化
重庆首单育肥猪活体贷落地
碧水青山迎客来
大木漆产业年产值超1000万元
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重庆)接入企业达1933家
昔日滩涂地变身环湖绿道
重庆“税银互动”累计为超11万户企业授信415亿元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效果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城口7万余亩漆树变“摇钱树”
大木漆产业年产值超1000万元

本报记者 罗芸

  12月28日,寒风凛冽。位于城口县城的重庆山神漆器车间内,年近七旬的蔡泽荣戴着老花镜,正精心绘制手中漆器,为明年参加全国大展做准备。

  蔡泽荣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任重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重庆山神漆器公司董事长,也是“城口漆艺”传承人。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让大巴山深处的漆器成为了馈赠外宾的“国礼”,也让深藏在山中的漆树变成带动上千户群众致富的“摇钱树”。据县林业局统计,去年该县大木漆产业中,仅生漆一项产值就已超过1000万元。

  城口所产天然漆被称为“大木漆”,具有耐腐、富有光泽等特性,是制作工艺品和高端家具的优质涂料。作为中国漆树分布中心区域,城口制作漆器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

  “以前生漆用来漆墙板、日常用品,也被称为‘土漆’。”14岁时曾学过漆匠手艺的蔡泽荣聊起城口漆器的发展滔滔不绝,解放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口生漆每年换回的外汇超过100万美元。

  “城口有7万余亩漆树,这就是我们发展的优势!”1993年,从江苏挂职回城口的蔡泽荣开起全县首家股份制漆器企业,主产销往海外的木漆碗。由于缺乏出口渠道,企业在1997年倒闭。

  1998年,不甘失败的蔡泽荣组建“山神漆器”公司,转攻以工艺品为主打的漆器产品生产加工。

  与传统的简单“刷漆”相比,工艺品的制作需要倾注更多创意与文化元素。蔡泽荣请来沿海漆器师傅传授漆器制作技巧,送儿子读工艺美术专业。与此同时,中学物理老师出身的蔡泽荣,还研究起了物理、化学、植物学等知识,用现代科技助力传统产业发展。

  近年来,山神漆器承担了《城口生漆改性及精制研究》等3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专利12项和城口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经过摸索,山神漆器将现代美学思想融入传统工艺,并借鉴日本漆器图案工艺、扬州漆器螺钿镶嵌工艺等,让大山中的木坯与木漆变成精美的工艺品:有的如瓷器般莹泽,有的散发着金属光芒,上面精心绘制着抽象山水图案或现代简约花纹……

  经过近三十年的坚持,山神漆器斩获国内多项大奖。其中,《巫山神女峰》等被当作国礼送给外宾,还有几件漆器成为东盟十国外长峰会的装饰品。

  随着山神漆器知名度的提高,也带动了城口大木漆产业知名度的提升。“城口漆艺”被列入我市非遗目录,并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城口大木漆产业已具“林产业-研发加工-艺术品和旅游商品销售”的产业链雏形。每年仅生漆一项,就带动龙田、岚天、周溪、高楠等乡镇上千户农民增收,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城口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县将围绕大木漆产业,打造漆艺文化创意产业园,通过对大木漆资源的充分保护、产业相关工艺的深入研究、人才的大力培养,挖掘和开发品类丰富多样的旅游商品,通过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让传统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产业。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