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涪陵区城市管理局紧紧围绕城市品质新提升要求,积极推动管护理念、管护能力、管护手段创新。该局所属涪陵区城市管理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任务清单化、管理规范化、治理联动化、运行智能化”四化一体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养护新模式,有效提升管护水平。
今年以来,涪陵区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坚持“任务清单化”开展市政基础设施管护工作。
明确管护任务清单,开展普查登记,注清概况、标记坐标、载明维护情况和现状,实现江南城区155万平方米车道路、103万平方米人行道、30座桥梁、17做地通、2座隧道及附属设施,管护台账“一图现”,管护任务“一本清”;明确项目移交清单,按照“突出质量、坚持标准”原则,落实初设方案和建设标准先期审查,参与项目建设隐蔽工程验收和交工验收,开展全过程监管,推进清单化移交,确保接收设施质量;明确路段责任清单,深化道路管理责任机制,实行负责人包街道、干部职工包路段、专业人员包桥隧,定人、定岗、定任务,推进市政基础设施部件监管网格化、全覆盖管理。
该中心科学编制资金计划,在保证正常养护前提下,切实加强重点区域的整治维护,确保维护经费的最大效益。坚持建管并重,严格道路挖掘行政审批管理,统筹协调各产权单位道路挖掘行为,大力推行顶管施工等新技术,尽力解决“马路拉链”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还牢固树立市政设施安全生命周期管护理念,完成城区主要干道首次“CT”体检,综合评估设施现状,分级分类系统制定养护计划,最大限度延长设施服务周期。
为提高管理效能,涪陵区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加强执法联动,联合治安特勤、交巡警、交通运输和城管执法部门,对机动车辆超限过桥、碾损道路以及违规道路挖掘、违规设置广告等重拳整治、长效管理。
同时,该中心加强区街联动,将市政设施完好率纳入“门前三包”管理和城市综合管理考核范畴。依托“五长制”实行包责任、包巡查、包督办、包跟踪监督;加强外包联动,充分调动设施维护外包企业积极性,建立市政设施维护快速反应机制,做到问题发现不超24小时,问题处置到达不超20分钟(周末、节假日不超1个小时),高效维护市政设施。
大数据智能化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涪陵区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建强平台,整合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绿地广场等市政设施信息数据,实现市政设施电子档案“一网清”,逐步推进市政设施动态监控和信息化管理,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并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对市政设施部件、事件进行数字化、网格化和空间可视化管理,实现“发现、受理、派遣、处置、监督、考核”一体化闭环工作流程。
此外,该中心还借助智慧设施拓展城市管理应用场景。今年以来,涪陵区城市管理服务中心累计完成城区1206个临时占道停车位和7个公共停车场智慧停车建设,采取“地磁+人工”“网络+平台”实现全时管理、无感支付,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吴兴华 易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