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出版很亮眼 故事讲述很硬核一起聊聊《红与黑》共创老龄社会大未来党史类图书线上线下齐开花解读人类现在和未来的路标
第015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下一版 
主题出版很亮眼 故事讲述很硬核
一起聊聊《红与黑》
共创老龄社会大未来
党史类图书线上线下齐开花
解读人类现在和未来的路标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起聊聊《红与黑》

六神磊磊

  很高兴参加“共赏百本好书”活动,和大家一起聊《红与黑》。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著名小说,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生前并不广为人知的司汤达,身后却因为这部著作而不朽。

  《红与黑》还有一个副标题,叫“1830年纪事”,一望即知是描写1830年前后的法国。那时拿破仑已告失败,数年前已亡于圣赫勒拿岛,法国处于复辟的波旁王朝统治下,社会和人们的心态都处在剧烈的变革、动荡之中。可想而知,一个作家要以一支笔,去展现和表达这样一个时代,是多么艰巨的任务。然而司汤达却很好地完成了。

  初翻开《红与黑》,我们看不见硝烟、战火和阴谋,看不见波诡云谲的巴黎,迎面而来的是风光旖旎而又名不见经传的小城——维立叶尔。一件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即将在这里发生,就是维立叶尔的市长要给孩子找一个会说拉丁文的家庭教师,并且相中了锯木工的儿子——于连。

  就是从这样一件小事开始,主人公于连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一串串让人惊奇的故事也逐渐展开。于连一步步跻身所谓上流社会,先后与德·瑞纳夫人和玛蒂尔德小姐等贵族女性恋爱,世面越见越大,地位也越混越高。小说的画卷也越来越恢弘,在场景上,从市长家到神学院,再到公爵的府邸;在地点上,从小城维立叶尔逐渐来到风云聚会、万众瞩目的巴黎,可说将法国那个时代的世态人心、蝇营狗苟都表现无遗。

  主人公于连是文学史上一个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的经典人物。此人相貌英俊,聪颖好学,博闻强识。这些是他得以不断“爬升”的基础。他是一个极矛盾的人物,一方面野心勃勃,渴望功名,似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另一方面他又清高自负,自尊心极强,虽然十分渴望跻身“上流”,却又对当时法国“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蠢笨深感鄙夷。换句话说,他对自己所渴望的东西不屑一顾,比如上流身份,同时他又对自己所玩弄和利用的东西抱有幻想和眷恋,比如和德·瑞纳夫人的爱情。这些都导致了于连极度矛盾和挣扎,就在这种渴望和挣扎中,于连走向了荣耀,却也走向了毁灭。

  《红与黑》中不止塑造了一个于连,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鲜活的人物。比如于连的父亲,狡黠市侩的索雷尔老爹;比如粗陋、颟顸的维立叶尔市长;比如内心压抑而矛盾的德·瑞纳夫人;比如充满幻想、行事乖张的公爵之女玛蒂尔德小姐等等。甚至连一些出场极少的次要人物,也写得十分精彩,比如疯狂地妒忌着于连、拼命在公爵面前与之争宠的小唐博等,都值得我们一再品味。

  《红与黑》无疑是经典。而一说到阅读经典名著,人们往往是既向往、又惧怕,总觉得晦涩难读,不肯打开,唯恐自讨苦吃。诚然,阅读一部上百甚至数百年前的文学经典,和读当下的通俗流行小说不同,不是他来叩你的门,而是你去叩他的门。

  他“开门”的时候是会矜持一点的,而你走进这个高门大户,刚开始和主人“寒暄”的时候,也难免是有一点滞涩、不适应的。毕竟阅读时你要跨越一些东西,包括文化上的陌生感,表达方式上的陌生感,时代上的陌生感等等。

  但是请相信我,在伟大的经典里,绝大多数“主人”的本质是温柔好客的,终究会让你觉得舒适,如沐春风。每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可以说都是人性的大师,经过一小段时间的坚持,我们一定能够收获阅读的极大愉悦。

  希望各位不要错过《红与黑》。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