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谱写抗疫答卷 全力护佑人民健康沙坪坝青木关镇:建好特色小城镇 争当“全域城乡融合”排头兵长寿区 首批安全用电示范镇创建通过验收
第011版:卫生
上一版 下一版 
大爱谱写抗疫答卷 全力护佑人民健康
沙坪坝青木关镇:建好特色小城镇 争当“全域城乡融合”排头兵
长寿区 首批安全用电示范镇创建通过验收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大爱谱写抗疫答卷 全力护佑人民健康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医护人员为患儿记录饮食心愿单

  今年以来,作为重庆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定点救治单位和集中收治医院,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以下称“市公卫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抗击新冠疫情的要求,在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多举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截至11月30日,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58例,其中本土病例13例,境外输入45例。有序开展应急培训64次,应急演练69次,圆满完成了东盟十国会议、重庆市劳模及先进工作者会议的医疗保障工作等,实现了患者“零死亡”、院内“零感染”双零目标。

  在战“疫”中,市公卫中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发挥职能职责,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全力以赴规范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和阶段性胜利,书写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好答卷。

  上下一心

  全方位管理有序部署

  市公卫中心毗邻景色怡人的歌乐山森林公园,是天然的氧吧,院内面积120亩,设有呼吸道传染病、非呼吸道传染病两大治疗区域,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区的11号楼为负压病房,专门收治新冠肺炎等特殊呼吸道感染患者,这在国内都是比较难得的防护措施。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公卫中心被确定为重庆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单位和集中收治医院,承担重庆市主城片区、周边18个区县确诊患者及境外输入病例的救治任务。

  一场战“疫”的排兵布阵至关重要。中心党委坚持把疫情防控救治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及时成立中心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2个工作组,细化明确各项职责任务。今年,市公卫中心召开新冠肺炎专题会议31次、院内外专家新冠患者病情讨论会47次,印发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风险评估报告8期、分析报告48期。制定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方案、24小时病房腾空方案及临时入境包机及境外批量输入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确保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为严防院内感染,中心全年开展重点人群及全院培训39次,其中6次全院培训,现场培训1581人次,针对预备进入负压隔离人员开展一对一专项培训152人,共考核234人次。每周举行质控会,从管理、个人防护及环境控制方面进行管控;严格落实新进消杀人员培训考核,每周环境核酸采样至少一次。

  11月初,重庆突发新冠本土疫情,作为维护重庆这座特大型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特种兵”,市公卫中心承担了新冠肺炎患者的集中收治任务,由150余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应急梯队,夜以继日,共同筑起重庆抗疫的第一道防线,确保能针对每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实施及时高效的救治。

  11月2日晚7点,市公卫中心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做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各项准备。11月3日上午,中心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专题会作出了医院病房楼腾空准备、院感防控、医疗救治等各项工作要求。医务科(医疗应急办)、护理部、感控科等部门全部投入到“战疫”中。作为应急处置的枢纽,医疗应急办在中心领导的指挥下,迅速协调院内外各方,做好病房楼腾空及收治新冠患者的准备。

  中心党委班子科学研判、果断决策、靠前指挥,24小时内妥善安置150余名患者腾空了10号楼,并设置了3个隔离病区共126张床位备用。过程高效、安全、有序,腾空后的医务人员除分流至负压隔离病区和其他病区外,所有后备人员全部进入“战时状态”,强化院感防控知识、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得进入隔离病区的准入资格,为取得医务人员“零感染”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支应对各类传染病的“特种部队”,“战”时,市公卫中心不惧与病毒零距离接触;“平”时,中心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与技术储备,具备了比较丰富的治疗经验和防控经验,为全市人民筑牢了“防火墙”。

  人性关爱

  个性化照护温暖患者

  除了快速的反应能力、应急处置机制,市公卫中心还拥有一支实力超强的医疗队伍。面对疫情,他们做好了非常完善的医疗准备和心理准备。在病区,他们既是每位患者的医护,也是“家人”。他们每天奔走在病区,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未曾有过一丝遗漏和懈怠。

  据市公卫中心医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实行中西医结合、“一人一策”制定诊疗方案,实现精准施治,并联合营养、心理、康复等进行综合治疗。

  在新冠肺炎患者中,有1名4岁女童,如何在隔离状态下做好治疗,又确保孩子身心健康不受影响?大家想了很多办法,给予了人性化关爱。市卫生健康委选派了呼吸、重症、儿科等方面的专家,第一时间为患儿开展多学科、综合的个体化诊疗。“经专家论证后我们认为,这个小孩目前不需要给予特殊的救治,只需要给予中药汤剂治疗。为稳定小孩情绪,工作人员一直陪伴着她,医院也安排了心理医生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市公卫中心医务科负责人说。

  市公卫中心主任刘松涛表示,了解到孩子父母都在医院隔离治疗,又考虑到孩子年龄小,心理抚慰和情绪安抚非常重要,特意安排患儿和妈妈同住一间病房,中心为患儿提供了保温水杯、布娃娃、画笔、画板等生活学习用品,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医护人员还特意为孩子记录下饮食心愿单。“为了鼓励小女孩,她每天顺利吃药,我们就给她贴一朵小红花。”开中药的时候,专家除了考虑临床效果,还会照顾患儿的口感。

  同时,4位市级专家还进驻负压病房,跟中心的医务人员一样接受闭环管理,全程指导跟进治疗情况。通过各方面的细节管理,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照护,患者对中心治疗照护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中心还成立关爱组,加强一线医务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落实酒店保障一线医务人员的休息和用餐事宜,并安排专职驾驶员负责交通保障,实行严格的闭环管理,避免院感风险。

  博爱精诚

  为群众生命保驾护航

  “感谢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11月19日,经过医护人员16天的精心治疗和贴心照护,我市新冠确诊患者隗某某治愈出院。

  隗某某于11月3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随即收入市公卫中心进行隔离治疗。中心第一时间集结市内呼吸、重症、感染、中医、护理、检验、影像等经验丰富的专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会诊。救治过程中,按照“四集中”原则,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的诊疗。除了常态化开展诊疗,中心还配合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方式,想方设法让患者尽早康复。隗某某病情逐步改善,于11月19日治愈出院,转运至辖区隔离点接受健康监测。在走出病房的时侯,隗某某激动地说:“治疗期间,市公卫中心医生护士始终为我精心治疗,感谢他们。”

  据了解,自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市公卫中心按照“一人一策、一人一方、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方案精准施策,多层次保障科学、规范地医疗救治患者。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只是一句口号,作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市公卫中心持续做好新冠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做到了新冠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正如中心党委书记池祥波所说,“黑暗和寒冷来临,总有那些人,像无法遮掩的光,照亮并温暖着这个世界!”在疫情来临时,正是公卫人负重前行,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市公卫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公卫中心将继续做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遵循“博爱精诚、救死扶伤”的院训,坚守“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温馨的服务”服务宗旨,和衷共济,上下一心,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战役,抓好中心安全稳定,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何婧 图片由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